18px
seach....

CWNTP 財經: 2013 中華徵信所「5000大企業排名」微利時代,台灣經濟「卡」在哪裡? 「二流」服務 一流商機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2013 中華徵信所「5000大企業排名」微利時代,台灣經濟「卡」在哪裡?
「二流」服務  一流商機

根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公佈的「2013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調查指出,2012年在歐債陰霾持續籠罩下,國內5000大企業在營收表現部分,出現成長停滯現象,近三年的營收總額分別為34.4兆元、33兆元、34.3兆元;若進一步分析5000大業者的平均營收成長率更僅剩0.66%。作為國內經濟領頭羊的大型企業,面臨成長動能熄火危機,令人擔憂。
此外,5000大企業的稅後純益表現,更是自2010年景氣復甦年之後,每況愈下,分別為2兆元、1.4兆元、1.3兆元,顯示大型企業不僅出現成長停滯危機,更走向微利時代的激烈競爭。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指出,觀察2012年大型企業表現,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都缺乏明顯的成長力道。中華徵信所分析,國內5000大業者若進一步以營收規模500億元以上、100~500億元、10~100億元和10億元以下分成四大族群時,發現500億元以上的超大型業者僅有80家,但營收規模已占整體的59%,這些超大型企業已經進入國際舞台競爭,未來需要持續國際化、自由化的產業環境,保持競爭力;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100~500億元、10~100億元這兩類規模的企業,合計營收規模不僅占全體38%,獲利更占全體的57%,是國內大型企業中最具賺錢能力的企業。
下一個經濟關鍵 中「間」企業
同時集中在營收規模10~100億規模的企業家數多達1927家企業,雖然營收規模只占5000大企業的17%,獲利表現卻占了23%,顯現出優異的獲利能力,其中本次評選出的14家金磚企業,更高度集中在此一族群,如柏緯鐵工、慶發漁具、裕力機械等11家業者,是最值得業界與政府多加關注的「中間」企業,進一步催生出更多大型企業,啓動成長、獲利新動能。
若以2012的營收成長率和純益率的比較(如表一),更明顯看出「中間」企業的獲利性(純益率)遠優於500億以上的超大型企業和10億元以下的小型企業,但中間企業的規模尚不足以穩固國際市場,因而形成獲利不錯但營收成長動能不足的現象,因此,未來產業發展上,應更加關注這些「中間企業」,推動他們整併壯大,另一方面培育他們走向「創新研發」,在更多領域表現亮眼的台灣之光。
另外,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經過10年發展下,在大型企業的營收表現已由1.5兆元倍增至3兆元。但在獲利能力方面,綠能產業自金融海嘯後持續虧損連連,反觀在來台觀光人次屢創歷史新高下,觀光旅遊類在新興產業中創造的營收占比逐年走高,從2010的25.73%,成長到26.84%,2012年達到28.75%再創新高。「醫療照護」不論在營收占比、稅前純益占比都僅次於觀光旅遊業,顯示已具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獲利能力。未來,在高齡化社會、結合觀光的醫療美容等需求下,可望成為下一個最具成長力道的產業。

金流、物流「二流
產業 一流商機
中華徵信所也觀察到,2012年在國內營收前12大產業中,營收和稅前皆呈現成長的產業僅有金融業、保險業和倉儲運輸業。其中金融業的營收成長率高達27.8%,稅前純益成長率達19.6%;而倉儲運輸業也有6.5%的營收成長率,高達194.6%的稅前純益成長率,顯現出金流、物流服務業起飛的態勢。而目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更是結合金流與物流優勢的新興產業,未來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商機,勢必扮演金流與物流業快速成長的最大動力。
不論是行動裝置的普及,或即將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開放台灣電子商務業者進軍中國市場,都顯現出未來電子商務龐大的潛在商機。2012年國內5000大業者在網路通路營收成長率達到9.89%,更是遠勝於實體通路的7.06%。以網路業成長最快的橘熊科技來說,標榜著「快時尚」,結合超商通路的物流優勢,2012年交出營收成長率71.26%的漂亮成績。今年網路業的掛牌熱潮也逐漸浮現,包括數字科技(5287)、尚凡資訊(5278)、易飛網(2734)等,在在反應出網路產業的蓬勃。
不過目前國內營收超過100億以上的大型業者僅有兩家,網路通路占實體通路的營收占比僅有8.4%,顯示國內電子商務缺乏大型業者,其中關鍵在於電子商務產業缺乏市場秩序,更缺乏完整的配套法令,政府對於第三方支付不限金融機構的完整配套一旦上路,電子商務可望一飛沖天。
尋找6%成長新動力
中華徵信所關注5000大企業逾40年,面對國內GDP首季表現不如預期,行政院主計處下修經濟成長率至2.4%,中華徵信所由歷年國內5000大企業營運分析,觀察到5000大業者的營收成長力道約為國內GDP的兩倍。因此,中華徵信所認為GDP要「保3」, 5000大業者今年必須要創造至少6%的營收成長率,可從四大面向努力:新興產業專注推動「醫療照護」發展,結合觀光旅遊與高齡化社會需求;中「間」企業具高獲利能力,應鼓勵整併壯大,創造在更多領域表現亮眼的台灣之光;發揮金流、物流的「二流」服務優勢,搶食電子商務一流商機;集團企業善加發揮富爸爸效應,帶出更多金磚企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