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首獎得主鄒駿昇(Page Tsou)的第1本繪本
12/12《勇敢的小錫兵》:洋溢反戰熱血、彰顯生而平等!
波隆那評審「畫風細膩,充滿神秘感」 重新詮釋經典童話,時光背景、角色設定、結局安排,全注入現代觀點
鄒駿昇(Page Tsou),1978年次,台中豐原人,榮獲美國3x3國際當代插畫大獎首獎、德國紅點設計獎等國際重要設計藝術大獎。這位新台灣之光,2011年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大獎得主的第1本繪本:《勇敢的小錫兵》,小天下12月12日隆重出版!
《勇敢的小錫兵》重新詮釋安徒生百年經典童話,時光背景、角色設定、結局安排,全注入現代觀點!從古典時空,躍入二次戰後的英國;從戰爭反思和平,處處洋溢反戰熱血、人性矛盾、彰顯生而平等!《勇敢的小錫兵》筆觸細膩,精心考究又大膽揮灑 (附圖,漂流在海中的小錫兵)當你翻開《勇敢的小錫兵》,除了文字,請細細品味每張畫面的氣氛溫度,你將聽到更多的故事、讀出更不同的觀點!
《勇敢的小錫兵》簡介:
改編自安徒生經典童話故事
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展新人大獎得主鄒駿昇第一本繪本
原本一心想要上戰場當英雄的獨腳小錫兵,因為愛上美麗的芭蕾舞女孩,遭到壞心眼的發條機器人的報復,從窗臺上跌到人行道上,被小男孩放上紙船,在漆黑的下水道中航行,遇到張牙舞爪的老鼠,但小錫兵不害怕,也不放棄希望,繼續向前航行,直到小船慢慢往下沉,小錫兵成了魚兒的大餐……
鄒駿昇將故事場景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倫敦,希望藉由現代的觀點重新詮釋這個傳統故事,並讓故事重點多了對人性矛盾的探討,以及反戰思想的忠實呈現。他刻意將主角小錫兵設定為「醫護兵」,原本手上象徵暴力的「槍」也改成救人用的「擔架」,這都突顯出醫護兵在戰爭中所扮演的矛盾角色:既要攻擊人,也要救人。他期望營造出的畫面能讓兒童閱讀時,是單純的童話故事;而成人閱讀時,會因為人生歷練的不同,進而解讀出一些隱藏的沉重涵義。
g繪者後記:
《勇敢的小錫兵》故事源自「安徒生童話」,當初決定創作這個故事時,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故事內容,而是回溯故事本身的時空意義,將這個超過一個世紀的老故事擺在現代時,其實有許多觀點是可以被調整的。
我的主要概念直接延續了之前的作品〈玩具槍〉(Toy Gun project : The gift that keeps on giving),這系列作品主要在探討「玩具槍不應該存在於兒童的世界」,玩具槍象徵著任何暴力遊戲或影片等媒介,它的存在間接的教育著思想還未完全成熟的兒童,更突顯出人類提倡和平卻又漠視許多現實情況的矛盾行為。
在《勇敢的小錫兵》裡,以傳統故事為主幹,畫面上置入一些象徵性符號,讓故事重點不只是環繞著兒女私情,多了對於人性矛盾的探討,以及反戰思想的忠實呈現。例如:主角的設定刻意用「醫護兵」來取代一般版本的軍人,原本手上象徵暴力的「槍」也改成救人用的「擔架」,這都突顯出醫護兵在戰爭中所扮演的矛盾角色。
至於與主角對立的反派角色,形象並不像過去一樣是個明顯的惡魔或壞蛋,反而是西裝筆挺、看似斯文的男子。我刻意將他設計成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人物,他是不是真的壞人?而誰才是真正的入侵者?這些保留給讀者來判斷。
我期望營造出的畫面能讓兒童閱讀時,是單純的童話故事;而成人閱讀時,會因為人生歷練的不同,進而解讀出一些我所隱藏的沉重涵義。
至於最後的結尾,並不是主角雙雙燒死的悲劇,而是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讓主角把軍服脫掉,逃往未知的方向。而拄著枴杖的主角,則再次強調了戰爭所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