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演員謝欣穎,有著一種專屬於她的悖論之美。她抗拒改變,卻選擇踏入最不可預測的職業;她懼怕失控,卻一次又一次將自己交給情緒的洪流。她說:「當演員,是我人生中最勇敢的一次決定。」不是為了炫技或獲獎,而是為了尋回某個被現實掩蓋的自我。出道已逾二十年,從《愛麗絲的鏡子》驚豔金馬,到《我們與惡的距離II》中高政茗這個隨著時光滾動、情緒滿溢的角色,她總是選擇那些情感深沉、邊緣而不易的靈魂。不難理解,她自嘲「有點自虐」,卻也直白地承認自己在角色身上獲得療癒。「我覺得可能蠻喜歡自虐,因為透過這些角色,逼我面對最不願碰觸的內心情緒。」謝欣穎不是逃避現實的夢幻派,而是帶著鏡頭反照自我,然後誠實看見、誠實疼痛。這份誠實,也體現在她對表演本質的體悟。她曾坦言,早年接演傻白甜的角色其實極度抗拒,那不符合她對自我詮釋的期待。但經歷過掙扎與演出後才發現,原來那份抗拒源自對於無法掌控的恐懼。「不是不喜歡,而是害怕做不好。」這份直面恐懼後的豁然,是演員,也是人的轉捩點。
《我們與惡的距離II》中的高政茗,幾乎可說是今年台劇最慘角色之一,一個在命運擠壓中崩潰、又努力自我拼湊的女人。每天都要哭,哭到連情緒都開始抗議。她曾經在現場哭不出來,是導演輕輕地重述角色歷程,那一刻眼淚才順勢而下。彷彿是角色允許她脆弱,也是她在角色裡,允許自己脆弱。而角色帶來的,不只是情緒的撞擊,更是一種價值觀的重組。曾經是正義感滿格、看到新聞便氣得跳腳的謝欣穎,如今在劇中雙重視角的洗禮下,開始看見灰色地帶的真相。她開始練習不急於判斷,學會了多問一句:「你還好嗎?」這種人性的弧線,不靠劇情推動,而是演員本身的變化所致。
戲外的她,正忙著理出生活節奏,培養興趣,修復自己。她說自己現在更開朗,笑說時間總是不夠用。而當問起下一步想挑戰什麼角色,她眼睛發亮地說想演「有心機的反派」——一種反差到幾近瘋狂的角色。經紀人則語氣神秘地透露:「下一個謝欣穎,會很瘋。」演員的工作,就是不斷地與不熟悉的自己見面。有些人演久了失去自己,她卻反而越演越清晰。於是,那個「原本的自己」,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段持續被雕塑的旅程。在謝欣穎身上,表演不是演技的炫耀,而是帶著傷疤微笑說:你看,我還在這裡。
#謝欣穎
( NFG - NeoFashionGo www.neofashiongo.com )
( CWNTP - 華人世界時報 www.cwntp.net )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NFG #流行電通 #NeoFashionGo
#CWNTP #華人世界時報 #ChinaAndtheWorldNews
#EDN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