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斯卡羅》(族語名 seqalu)、(英文名Formosa 1867) 由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及導演曹瑞原 正式揭曉新劇名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由金獎導演曹瑞原執導,耗時3年籌備、改編自小說《傀儡花》的公視史詩旗艦戲劇定名記者會,導演曹瑞原率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温貞菱、法比歐、周厚安、黃健瑋及黃遠,以劇中造型出席。從原著小說擴大改編成影視作品後,為尊重部落族人對於「傀儡」一詞貶義的感受,經原著小說家陳耀昌醫師同意,決定更改劇名。公視和曹瑞原導演廣邀各方建議全新劇名,由部落代表、相關人士從徵集而來的劇名中討論選出5個備選劇名,透過第二階段全民投票選出新劇名。定名記者會上由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及導演曹瑞原,正式揭曉新劇名《斯卡羅》(族語名《seqalu》、英文名《Formosa 1867》)。原著小說家陳耀昌、立法委員伍麗華及斯卡羅潘文杰直系後裔潘佳昌也到場參與。文化部部長李永得表示:「特別想來跟老朋友們致敬、打氣,從得知戲劇拍攝過程到定名的經過,不時傾聽與尊重來自不同族群的意見,十分感動,感謝所有團隊的努力,文化部也會盡力協助。」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表示:「『南岬之盟』合約現在正收藏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裡,這是一個歷史的事實紀錄,身為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大家並不了解『羅妹號事件』,所以透過這部戲,能夠讓廣大的人民都能夠瞭解自己的過去,為何這部戲這麼重要呢?因為我們不能不知道自己的過去,拍攝這部戲為何困難?最主要是所有歷史資料的蒐集、研究,要從什麼角度切入,以及歷史場景的重建,所以未來,公視還要堅持繼續拍下去,絕對不能斷,所有的歷史是累積,人民對於歷史的認識也需要累積,想起斯卡羅拍攝時遇見種種困難仍堅持著,這樣的堅毅精神也就是台灣人的精神,屢挫屢起。」導演曹瑞原表示:「臺灣是一個世界少有的美麗島嶼,眾多文化在此交織,可惜我們還沒有讓每個文化都綻放他們的瑰麗與光芒。原住民對於土地、自然的虔敬,敬天畏神的智慧,非常值得大家學習,而《斯卡羅》的定名就是互相尊重的開始,也感謝祖靈保佑拍攝順利。」原著小說家陳耀昌表示:「2016年我生了一個『女兒』,感謝公視、感謝曹導對我這個『女兒』非常疼惜,今天彷彿看到女兒訂婚,非常開心。立法委員伍麗華表示:「很高興這段歷史故事可以被用一種『很好看、很好讀、很想看、很想讀』的形式被看見。斯卡羅是琅𤩝十八番社的稱呼,是一個政治實體,也可以說是一個王國,透過戲劇,會有更多人認識斯卡羅王國,也會有更多人認識這段歷史。這次透過定名《斯卡羅》,所傳達最重要的意義是,我們開始學會尊重在地人和接納在地人的聲音。」斯卡羅潘文杰直系後裔潘佳昌表示:「我是潘文杰的第六代子孫。希望透過更名,能讓更多國人認識台灣歷史,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也希望大家除了觀賞這部戲,也能去了解真實的歷史脈絡,以及我們真實存在及生活著的斯卡羅人。」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邀來實力派演員吳慷仁、温貞菱、查馬克・法拉屋樂、雷斌・金碌兒、法比歐、黃健瑋、周厚安、黃遠、雷洪、夏靖庭、余竺儒、張瑋帆、郭芷芸、程苡雅等人參與演出。預計2021年公視播出。《斯卡羅》劇情改編自陳耀昌醫師原著小說《傀儡花》,故事背景發生在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半島南端琅𤩝地區發生船難,船員因誤闖排灣族領地遭馘首,造成「羅妹號事件」,引發美國出兵攻打臺灣,清廷亦派出五百大軍南下,各種外來勢力對在地原住民部落、平埔聚落及移墾的閩、客庄人帶來衝突與震盪,並讓臺灣躍上國際舞台;最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Tou-ke-tok)正式簽訂「南岬之盟」書面協議後,始告落幕。這段150多年前的歷史,鮮為人知,卻影響深遠,改變了臺灣的命運。《斯卡羅》自去年8月於屏東主場景開鏡,歷經屏東、台南、新北、苗栗等地長達135天的拍攝,回憶起拍攝到殺青的過程,「蝶妹」温貞菱坦言至今仍不確定自己脫離角色與否,「蝶妹在劇中乘載如此巨大的悲歡離合,隱忍著自我情緒繼續挺著身子為他人努力,對我而言是個內心強大的女性。」被問及拍攝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她笑著巧答:「好像沒有不困難的。」她也感念曹瑞原導演對他的信任,「希望這部戲可以讓祖靈感到榮耀」,温貞菱如是說。飾演美國領事「李仙得」的法比歐是第一次參與電視劇演出,他印象深刻跟導演第一次碰面時,就能感受到「曹導對這部戲的熱情」。在準備劇本時,他先看了李仙得的傳記,也考察了相關的背景資料,希望讓觀眾看到李仙得這角色的多面向。他也透露,在殺青後花了好幾個星期才完全脫離角色,「殺青的第一個星期,有些失落,因為再也沒有凌晨4、5點的通告了,花了幾天告訴自己,戲已經殺青了要好好休息,後來安排帶媽媽在台灣旅行。」出身排灣族的查馬克・法拉屋樂,是屏東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指導老師,曹瑞原導演見到他的第一眼便暗自決定「卓杞篤」就是他了,但查馬克・法拉屋樂當下沒有接受演出邀約,後來曹瑞原導演使出大絕招,「就是他人到哪裡,我就跟著他到哪裡。」最後在積極溝通下,終於讓他點頭答應演出。查馬克・法拉屋樂表示,沒有馬上答應的原因是會擔心耽誤到教書和演戲兩邊的進度,笑著說:「拍完戲後,才發現教書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也分享當時接下演出是被曹導一句話感動,「我們一起為這片土地努力,讓更多人看見這片土地的美好」,一路拍攝下來,他認為曹導是一個柔軟又堅毅的導演,「我看到他對於守護文化和土地是非常堅持的,很開心能夠經歷這一段,看見150年前的美麗,150年後,用新的眼睛、新的心情,去看見150年前的樣子。」周厚安劇中以長髮蓄鬍造型演出英國洋行代理人「必麒麟」,他認為這個戲劇題材非常特殊,他表示:「因為我覺得它是在臺灣,我印象裡面沒有過的一種戲,從最小的細節到最大的觀念,一個你不認識的臺灣,一個你不認識的時代跟環境。」劇中為角色增重15公斤的黃健瑋,演出臺灣總兵「劉明燈」,身形的改變讓他坦言私底下很不適應,黃健瑋笑稱:「這是我人生體重的巔峰,彎身穿襪子都會卡到肚子,只能安慰自己,至少不用忌口,感謝這部戲讓我體驗到如此『沈重』的時刻。」此外,該角色有百分之八十的英文台詞,也讓他感到相當不容易,他說:「我請厚安幫我一起找到一個能夠符合那個時代性的口音。」

有一半排灣族血統的黃遠演出「阿杰」一角,劇中他與「蝶妹」是一對命運乖舛的姐弟,對他而言,最困難的是要詮釋角色一路心境成長的轉換,以及講族語的部分,他表示:「戲裡要講閩南語、排灣族語跟客家話,得花很多時間去理解這些語言。」而温貞菱也要挑戰四種語言,排灣族語、英語、客家話及閩南語,她認為四種語言都有不同的語調與語感,需要花大量時間熟背,並且要詮釋當時與現在年代的差距,才是最大的挑戰。「蝶妹」在劇中是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她也必須維持身體的肌肉量,才能看起來是個時時刻刻在忙碌幹活的身體狀態。金獎導演曹瑞原繼《一把青》後,睽違三年半再次接下重擔,為了呈現150年前臺灣首次簽署國際和平條約的故事,坦言這段旅程真的非常困難,曹瑞原表示:「一開始的時候內心很惶恐,我想不只是我,所有的工作人員,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當時150年前的臺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氛圍,如果掌握不住那個時間的氛圍、時代的氛圍,做出來所有東西都是假的,都沒有靈魂。」而後,劇組團隊開始從文史上的一些蛛絲馬跡,去推敲、去尋找那個脈絡,也尋訪了很多的專家跟學者,為的就是想把那樣一個時代的故事給呈現出來。然而,劇組在前期籌備以及拍攝期間,在與部落族人互動、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到族人對「傀儡」二字的感受。「傀儡」是以往對高屏地區原住民族的蔑稱,這兩個字背後的貶義,讓不少族人非常不舒服、深覺被冒犯。經原著小說家陳耀昌醫師同意,決定更改劇名,以彰顯原著小說希望傳達出臺灣各族群之間「和解、共生」、「多元文化」及「多元史觀」的精神。經公視和曹瑞原導演廣邀各方建議全新劇名,由部落代表、相關人士從徵集而來的片名中討論選出5個備選劇名,透過第二階段開放全民投票,票選出正式劇名《斯卡羅》。(照片:公視)(NFG, www.NeoFashionGo.com )

 ( CWNTP 華人世界時報 www.cwntp.net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