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舞蹈: 日本國寶大師天兒牛大舞踏表演團體山海塾《回— —喧囂的海,寂靜的地》像水一般循環不息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山海塾」九年前的絕美之作《影見》,光影交錯,舞者漫舞朵朵蓮葉間,數朵蓮葉緩緩騰空而上的美景,曾震撼感動過您。今年,年近70歲,享譽國際舞踏藝術總監天兒牛大,睽違九年,再度來台7月28日、7月29日台北國家戲劇院,獻上最新舞作《回— —喧囂的海,寂靜的地》。「山海塾」,是繼白虎社、大駱駝艦、土方巽、大野一雄等之後,最受注目享譽全球的舞踏團體。早期暗黑、暴力、反道德、批判性格強烈的暗黑色彩是舞踏一開始的樣貌。然「山海塾」將原本暗黑舞踏舞出另一種風貌,在天兒牛大極具高度美學的編舞之下,推向更具可塑性的明亮宇宙,有別於其他強調「黑暗」暴力的舞踏團體,將肢體技巧轉為闡述超現實的工具;最近的作品中更加入現代化的科技,如東方打擊樂器和電子合成音樂等原創配樂,以呼應著整體影像的纖細美感,更加強了作品的藝術完整性,也藉此反應過去歷史的社會景象,跨時空的批判。「山海塾」以精緻絕美的舞台設計與舞踏手融合,讓舞台變成一幅唯美、詩意的畫作,探索與展現宇宙自然萬物的讚嘆與體悟,生命型態的內在以及對內心和身體深處能量的探索,「化暗為明」地延伸展現出舞踏的另一種姿態與美學。「山海塾」是全日本當今最富國際盛名的舞踏團體,它融合東瀛精緻美學與西方愛琴海人文精神神秘冥想人類心靈意識的深度詮釋,顛覆具象舞台格局,承啟舞蹈藝術全新風貌。國際馳名的天兒牛大於1975年創立「山海塾」,並任藝術總監。1980年「山海塾」首度受邀前往歐洲演出,在法國西南藝術節廣受歡迎,讓西方觀眾驚豔舞踏之美;同年又獲邀參加亞維儂藝術節。之後「山海塾」的足跡遍及愛丁堡藝術節、馬德里藝術節、國際賽凡提諾節等,以及世界各地巡演。揚名世界享譽國際讚賞的山海塾,超過30年跨越地域疆界與超越世代隔閡界限的國際演出,已遍及歐洲、北美、中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2008年為止,「山海塾」已經在全球43個國家、700個城市演出。

八零年代起,「山海塾」受邀成為長駐巴黎市立劇院駐院舞團,是日本舞踏發展以來,最受全球藝評推崇讚嘆的團體。「山海塾」亦是日本『逆輸入』現象的最佳例證之一,讓日本舞踏成為受到世界主流舞踏注目中心的非凡團體。2002年,《響-來自彼方的迴喚》榮獲英國勞倫斯奧利佛獎「最佳舞蹈製作」。2004年日本政府文部省頒發天兒牛大「藝術選獎」;2007年《Toki》獲得朝日舞台藝術賞首獎,「山海塾」也獲頒麒麟大獎。2008年天兒牛大指導的《Lady Sarashina》在里昂世界首演的演出獲得法國國家評論大獎。2011年受邀為義大利國際舞蹈學院的國際編舞大賽評委,該年並獲得日本政府的紫綬褒章。2013年「山海塾」獲得日本基金會獎。2014年天兒牛大獲法國文化傳播部頒發藝術與文學勳章。「山海塾」的作品都是由創始人天兒牛大指導、編排和精心設計。天兒牛大認為舞踏如同是一場"與重力的對話",從對話裡尋求內在本質的方法延展至宇宙的全人類,例如"出生"和"死亡"。天兒牛大表示:「舞蹈是一種重力的張力和放鬆的組合,就如同生活的原理和過程。在母親子宮內浮動的未出生的嬰兒,一旦出生就得面對地心引力的重力。寶寶剛出生時是躺著的,然後開始會爬,用兩隻腳站立著,然後用一隻腳站,這就是為什麼這個舞蹈是出於重力的張力和放鬆的原因。」他亦提到:「我內心一直懷有一個願景,就是藉由旋轉和上下移動,在天秤的兩端尋找平衡。天秤一端載有文化,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特性,一種難以被其它文化所理解且神秘的特性。然而,差異是文化的基礎,是重要的。天秤另一端則擁有所有人類共同的普遍性。差異性和共同性不時地在相互移動著,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國際公認並讚賞其作品運用原始的身體語言,探索宇宙自然萬物,展現東方的力量。
https://www.blogger.com/blogger.g?blogID=2618035144844250539#allposts
創作源自於中文象形文字─ ─「回」天兒牛大將MEGURI作為動詞,像水一般循環不息,並旋繞在所有事物上。回在中文裡包含了兩個口,象徵著水的流動,同時象徵著時間及周圍環境的流動。MEGURI以「回」的精神,和諧且規律的方式,穿梭循環在世界萬物上,如時間的流逝,四季的循環和轉移、地球的變遷。呈現的是一個遙遠的過去,舞台的浮雕,天兒牛大以2.8億年前,海百合的化石為靈感,展現海洋跟大地的變動,亙古以來萬物都在變化當中。他認為藝術是可以從生物學、科學或環境因素來汲取創作元素,海岸線的消長進退已持續了幾千年,而海百合是海中最美麗的古代生物,海百合的減少被認為與人類息息相關,其中蘊含天兒牛大對生態環境、萬物流動變換的關懷。半透明精緻的佈景,在天兒牛大巧思下,伴著燈光照映前與後換化出不同的樣貌,其中場景的地板設計,運用象徵著中國文字「門」的形象,隨著燈光,舞台變換出一個水池,使水池的起伏呈現出空間變化。對於舞者來說,裝飾環境都是外在因素。燈光才會影響到舞者在空間的呼吸頻率。天兒牛大想表現在此空間之中,讓身體隨著這空間來做自然的變化,並且其他舞者可以融入在這空間中,讓肢體隨著空間氛圍而變化。例如其中在同一時刻看到數個場景,偶爾只有一個舞者,而其他四名舞者來自不同的方向,會有『蒙太奇』的感覺。精緻的場景、幻化的燈光、舞動的舞者融合出多層次面向,總監天兒牛大希望觀眾從這多層次的角度,看出屬於自己不同的體悟和風景。 紐約時報讚道:「山海塾絕非一般傳統意義上的舞蹈或戲劇體驗,它或許是僅此一次的體驗,用卓越的技巧,訴之敏銳的感官,成功地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好奇它下一步將會做什麼。」;法國世界報則讚揚:「一個精采無比的旅程,帶領我們進入舞蹈最核心的神祕境地。」「山海塾」的《回— —喧囂的海,寂靜的地》,於7月28日、29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在這紛擾的年代最需要的就是「山海塾」極度純粹精鍊的表演,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或洽主辦單位新象(02)25772568。

《回— —喧囂的海,寂靜的地》
演出時間:2017年7月28日(五)、29日(六),晚間19: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 華人世界時報 -電通中心 CWNTP.NET) ( 流行電通 FASHION P.S.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