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音樂: 臺灣本土歌劇第一部臺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由臺北市立國樂國團長鄭立彬親自擘劃、指揮,知名詩人路寒袖劇本指導,賴美貞劇本創作,國家文藝獎得主錢南章作曲,曾慧誠導演的原創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6月9、11日及16、18日分別假臺北國家戲劇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轟動登場;李天祿的長子,也是文化部登錄授證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的布袋戲大師陳錫煌,也將率領「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共同演出。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今年邁入第30屆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系列活動,在閉幕音樂會中推出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邀請目前臺灣知名聲樂家林孟君、陳美玲、翁若珮、鄭海芸、王典、孔孝誠、謝銘謀、李增銘、廖宇盟、曾志遠,和「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共同演出,創臺灣本土歌劇史第一個全由國人自製、演出的「閩南語國樂歌劇」。

國樂團鄭立彬團長表示:「在臺灣,每年都有幾齣歌劇上演,但絕大多數都是西方經典名劇的重新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歌劇,何時才能前仆後繼地上演呢?」早在27年前的1990年,臺北市立國樂團推出了第一部國樂喜歌劇《第一百個新娘》,由時任團長的陳澄雄親自擔任指揮、「臺灣歌劇教父」曾道雄擔任導演及演唱,當年演出極為成功及轟動,不過,該劇的作曲家王世光及蔡克翔皆為大陸作曲家,且原始版本為交響樂版本。「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一劇,從故事素材、編劇、作曲家、導演、聲樂家、樂團、合唱團到整個製作團隊,全部都來自臺灣,是一部道地的臺灣本土歌劇。鄭立彬表示:「我自2015年5月上任北市國團長後,心中最大的願望及期待就是推出『TCO劇院』,希望以一年歌劇、一年音樂劇的方式來打造TCO劇院。」今年TCO劇院正式開張的第一齣劇,正是這部以全新原創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同時也為2017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系列活動營創高潮點。

​這部閩南語國樂歌劇,根據路寒袖〈緣分既了,悲喜自在─我如何寫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一文發展而來,並使用其〈李天祿的四個女人〉及〈布袋戲〉共5首閩南語詩作,置於劇本歌詞當中。已擁有三部歌劇作曲經驗的作曲家錢南章表示,「前年北市國團長鄭立彬來邀約,希望我以國樂寫一齣歌劇,在大家討論下,決定以臺中市文化局長路寒袖的詩作為基底,用歌劇的方式來演繹李天祿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四個女人。」為了這個劇本,錢南章夫婦花費很多時間去蒐集資料,並幾次前往臺中幾處李天祿生活過的地方去找資料,也前往大龍峒老師府拜訪李天祿長子陳錫煌先生,希望為劇情抽絲剝繭,慢慢重整出布袋戲大師李天祿所處的當代社會與時代哀愁。
這部歌劇,主要敘述李天祿在20 歲至44 歲時,在臺北、臺中兩地的生活。從李天祿20歲那年6月入贅陳悅記老師府,和布袋戲班主陳阿來的女兒陳茶,結為夫妻開始,到李天祿44 歲,連續三屆贏得臺灣布袋戲比賽冠軍為止,這25年來李天祿和四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劇中以日劇時代及光復初期的臺灣社會為背景,以布袋戲大師李天祿與生命中四個女人的故事為脈絡,呈示出社會底層老百姓在生活困頓的年代,如何展現另類的生活哲學。全劇共2幕5景,有歌有舞,有實有虛,有真有幻,更將布袋戲彩樓搬上舞台。這是一個令人笑中帶淚的臺灣故事,沒有悲情,只有陽光;在語言、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舞台設計、服裝設計及燈光設計的牽引下,共同見證李天祿與四個女人的生命故事。鄭立彬表示,這齣閩南語歌劇,為了讓演唱者發音更貼近閩南原音及原創者原意,除邀請原詩創作者路寒袖擔任詩作及劇本指導外,更在今年3月間邀請他北上參與排練,並給予聲樂家閩南語發音的指導與建議。

(華人世界時報電通中心 CWNTP) ( 流行電通 FASHION P.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