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失控的候選人、失職的政黨,女性不是選票提款機!
婦女新知基金會
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近日缺乏性別意識的相關言論,例如以年齡外表揶揄女性候選人沒有成為政治決策者的能力,一併貶低「坐櫃檯」、「觀光局代言人」等目前仍以女性為主的職業;說明不選婦產科的理由,「只剩下一個洞,而且在女人大腿之中討生活」,其「笑點」對女人身體之貶抑溢於言表;又在其著作《白色的力量》中數度不加批判地強化性別刻板印象、貶低女性。婦女新知基金會對這些歧視女性之言論表達強烈譴責,並要求各政黨提出黨內正式機制,強化候選人性別平等意識的教育訓練、積極處理候選人性別不當言論。
柯先生身為公職候選人,不僅需要留意言行「有沒有冒犯誰」,更應自覺候選人的言論和立場,本身即承載著選民對特定公共價值的期待。然而類似言論不斷出現,已無法簡化成「失言」,而是明顯缺乏對性別平權價值的深切承諾。當候選人毫無性別意識、毫無反省能力地複述服膺傳統父權價值的言談,一再重複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我們如何期望其選後能制定並持續推動性別平等政策?
除候選人歧視性發言之外,傾力輔選柯先生的民進黨,回應也令人失望。面對支持或推薦的候選人發出種種不當性別歧視言論,最大在野黨竟只強調女性參政困難、飽受性別歧視言論攻擊是普遍現象,反倒要求抗議歧視者先反省是否有資格批評。如此不成比例地為柯開脫,完全看不出反省之意,也毫無約束候選人的能力。台灣人民對執政黨失望之餘,要如何寄望在野黨取而代之後,能堅持實踐重要的公共價值?至於大力批評柯先生的國民黨,除了打口水戰拉抬聲勢之外,一樣完全看不出其首長、議員候選人及其團隊的性別意識,只見其仍把女性看成單純的選票來源,不見其以具體言行展現對性別平權價值的認同、落實婦女權益的決心。
婦女新知基金會長年推動女性參政,除要求提高女性比例,近年也不斷要求候選人不論性別,都應具備性別平權意識。因此我們呼籲:
一、各政黨必須建立黨內正式機制,針對自己提名、推薦、傾其資源支持之候選人
(一) 進行性別平等教育
(二) 積極處理其性別不當言論
並對外公開說明上述黨內機制之設計與運作方式,接受公眾監督。
二、各候選人應儘快提出完整、具體的性別友善政策。
三、身為決定台灣社會未來的選民,我們一起堅持性別平等價值不妥協。
民主選舉的價值在於政策與價值理念的辯論與選擇,民主國家中各政黨及候選人,本應擔負提出願景、積極贏得選民信賴與選票的責任。性別平等正是一種價值理念、一個社會願景,既不是選舉口號,更不是騙選票的作秀方式!這次爭議的「貢獻」應是督促各政黨和候選人嚴厲自省,讓選民有真正的好選擇,而非被迫接受比爛口水戰。唯有如此,台灣的性別平權與民主實踐才不會只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