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古典: 蕭邦鋼琴大賽冠軍阿芙蒂耶娃 9月28日四度訪台






【記者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蕭邦鋼琴大賽冠軍阿芙蒂耶娃  9月28日四度訪台


每次來台演出音樂會演出都引起轟動的阿芙蒂耶娃,將第四度訪台,再次來到這個她稱為「這個美麗,且與我內心充滿連結的地方」。阿芙蒂耶娃將於9月28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會,演出莫札特《D大調第六號鋼琴奏鳴曲》、李斯特改編自歌劇《阿伊達》的《祭祀舞曲與終場二重唱》與《但丁詩篇讀後感,以及蕭邦作品第28號的《24首前奏曲》。

阿芙蒂耶娃是樂壇最重要的鋼琴賽事-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第十六屆冠軍,更是繼1965年阿格麗希之後的首位女性首獎得主,奪冠之路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當年時屆蕭邦誕辰兩百週年,因此吸引了無數高手參加,競爭更是前所未見的激烈,當年前往華沙聆聽比賽實況的知名樂評人焦元溥曾寫下:「當我聽完阿芙蒂耶娃的第三輪,即使第三輪都還沒結束,我就在Facebook上寫下『無論評審最後如何決定』(表示這是我自己的意見,而我也沒有要臆度他們的想法),當阿芙蒂耶娃彈完第三輪,她在我心中就已經是冠軍,而我非常慶幸自己能聽到她的演奏......今年評審雖然多為演奏名家,但他們的個性、派別、風格實在相差甚大,要能得到全數通過,必然有其驚人之處。而阿芙蒂耶娃所得到的分數:第一輪她排名第二,但第二、三輪她都是第一。所以她在每一輪不但都得到全數評審支持晉級,更得到評審給的最高分......這屆蕭邦大賽強手雲集,聽這些鋼琴家演奏,總讓我感覺到自己在鋼琴演奏上是多麼沒有天分;但只有阿芙蒂耶娃,那音樂設計之聰明,讓我感覺到-我其實是一個呆瓜。」

阿芙蒂耶娃在大賽奪魁之後,經新象的邀請首度來台演出,此後的四年間,已經在台北、新竹、台中、高雄舉辦多場獨奏會與協奏曲音樂會,曲目從蕭邦,彈到海頓、莫札特、拉威爾,展現她廣泛的曲目與成熟的藝術,成為台灣樂迷耳熟能詳的新一代鋼琴天后。

阿芙蒂耶娃於1985年出生於莫斯科,5歲進入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就讀,由Elena Ivanova教授啟蒙;2003年前往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求學,師事薛巴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2008年進入鋼琴大師納波雷(William Grant Naboré)主持的義大利科莫湖國際鋼琴學院進修,先後接受巴許基洛夫(Dmitri Bashkirov)與傅聰指導。除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外,阿芙蒂耶娃亦曾贏得2003年的布萊梅鋼琴大賽、2006年的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與波蘭魯賓斯坦鋼琴紀念大賽。在青少年時期阿芙蒂耶娃就獲邀前往超過25個國家演出,足跡包括英國、奧地利、義大利、波蘭、日本等地。

曾經指導她的華裔鋼琴大師傅聰說:「阿芙蒂耶娃有自己的思想……與我擁有相同的靈魂及追求音樂的真切態度。」阿芙蒂耶娃也曾在訪問中解釋:「我常覺得樂曲就像陽光,而鋼琴家則是玻璃。陽光雖同,透過各種不同玻璃,透射或折射後的結果,卻絕對各自不同。或許,這正是音樂藝術最奇妙,也最特別之處……我將自己視為音樂的翻譯者或傳信人,我的工作是傳達,而在傳達之前,自然得窮盡一切所能,務必探求作曲家的意思是什麼。」

總是在舞台上展現深度思考與邏輯分析的阿芙蒂耶娃,今年在台北的獨奏會所安排的曲目,就選擇了兼具哲學性與高度演奏技巧的樂曲,例如李斯特的《但丁讀後感》,當年李斯特與情人達古伯爵夫人在義大利旅行,受到文藝復興的建築、繪畫、雕刻等不朽傑作所啟發,寫下鋼琴曲集《巡禮之年》的第二年:義大利,而《但丁讀後感》的標題來自於雨果的同名詩作,揭示了作曲家在閱讀完但丁《神曲》之後,回應這部偉大文學名著的心靈沉思。

對於樂曲的詮釋與準備,阿芙蒂耶娃曾說:「我沒辦法才學會一部作品就立刻上台。我必須和樂曲相處,讓音樂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才能自在地以自己的理解,在舞台上詮釋給聽眾欣賞。學習作品時當然得錙銖必較,任何微小細節都必須仔細思考。但要拿上舞台演出,我需要的是『內化』,讓所有細節成為自己自發的表現。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遺忘』的過程。做為演奏者,研究時我必須見樹又見林,甚至連樹葉都要深究,但我的詮釋絕對不能見樹不見林,只有細節而缺乏整體感。學習,但又必須遺忘,最後讓一切歸於自然。這真的需要時間,而且是真實的時間,不是在腦子裡把樂曲走了許多遍,就能替代。」她也解釋:「我接到許多邀約,包括許多樂團邀演,所以我必須學會如何分配時間。比方說,每天用三小時練手邊要演奏的樂曲,另外花二小時學習或準備新曲目。但無論如何,我會排出三周空檔,不接任何演奏,完全專注於新曲目。對我而言,這是相當有效的學習方式。」

阿芙蒂耶娃近期的演出邀約,包括與義大利聖西西利亞學院管弦樂團(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的首次合作、與華沙愛樂管弦樂團(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一同前往美國的巡迴演出、在荷蘭古樂大師布魯根(Frans Brüggen)的指揮下,於2013年的春天與十八世紀管弦樂團(Orchestra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一起前往日本舉行非常轟動的巡迴演出,並合作灌錄蕭邦的第一號與第二號協奏曲,不料布魯根在今年8月13日以高齡七十九歲逝世。相形之下,對於台灣的樂迷而言,可以持續看到阿芙蒂耶娃帶來全新的曲目演出,更顯得珍貴。2014年阿芙蒂耶娃鋼琴獨奏會,演出詳情請洽主辦單位新象環境文創:(02)2577-2568;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

【演出曲目】
莫札特:D大調第六號鋼琴奏鳴曲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 6in D major, KV. 284
李斯特:祭祀舞曲與終場二重唱,改編自歌劇《阿伊達》
Franz Liszt: Sacred Dance and Final Duet from "Aida", S. 436
李斯特:但丁詩篇讀後感
Franz Liszt: Aprés une Lecture de Dante, S. 158c
蕭邦:24首前奏曲,作品第28號
Frédéric Chopin: 24 Preludes, Op. 2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