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百老匯東尼獎得主、世界級頂尖偶劇團首度來臺
《烏布王》重新登場 紀念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終結二十週年
《烏布王》帶些黑色幽默的揶揄,誇張荒誕的台詞與肢體動作,加上搶眼的精緻戲偶、紀實影片、音樂、舞蹈與擾動人心的動畫影像,時而因烏布爸和烏布媽的荒謬令人發噱,卻在下一秒因戲偶的證詞,令人鼻酸感傷。
南非翻觔斗偶劇團(Handspring Puppet Theatre)重新詮釋19世紀法國經典文本「烏布王」,將時空背景搬至1996年的南非,當時南非總理曼德拉在終結種族隔離政策之後,為了撫平歷史的傷痛,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開啟一段「沒有真相、沒有和解」的旅程,曾遭侵犯人權的受害者、生還者與為了獲得特赦的執法者一同在聽證會上作證,道出歷史的真相。
當代知名藝術家暨導演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以人道關懷的視野重現南非歷史,重新產出翻觔斗偶劇團版本的《烏布王》(Ubu and the Truth Commission),今年適逢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終結二十週年,此劇重新登場,有其深厚的時代意義。該劇於8月15日至8月17日於臺北中山堂中正廳演出,8月28日轉赴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
翻筋斗偶戲團《烏布王》取材自法國劇作家傑雅希.亞里(Alfred Jarry)少年時期所創作的荒誕鬧劇「烏布王」(Ubu Roi),但重新將原著故事與南非的歷史事件交織編排,戲中運用了真人、偶戲、炭筆動畫與紀錄片等形式融合於舞臺上。《烏布王》戲劇情節以婚姻背叛作為隱喻,對於烏布爸的徹夜未歸,烏布媽「悲喜劇」般的誤解,讓我們得以一窺種族隔離政策的錯綜複雜,以烏布王一角作為種族隔離之威權暴力下種種身分之化身(如警察、刺客、間諜、殺手),烏布爸與烏布媽是由真人飾演,沿用原著裡粗鄙且嬉鬧的話語,與劇中戲偶證人所歷經的悲劇,成為極大的對比。「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當時的聽證紀錄,也作為劇中深刻又真實的素材,由戲偶飾演證人,闡述受迫害的經過,希望藉由戲偶的不真實感,減緩歷史的傷痛。部分戲偶以老舊物件組合而成,如烏布爸的忠心寵物-三頭狗,便由人權鬥士布朗‧費雪的所遺留下的手提箱,作成他們的身體,三頭狗分別代表步兵、將軍與政客。另外,烏布爸的軍師鱷魚,則是製作人巴索‧瓊斯父親於北非當兵時所使用的軍用包,其不斷張大嘴巴吃下紙張,銷毀不利於烏布爸的證據,比喻種族隔離時期,加害者們不斷的用碎紙機銷毀相關的迫害文件。
炭筆動畫與紀錄片則穿插於其中,寫意的呈現出南非當時的情景。作為《烏布王》劇中投影背景的炭筆動畫,亦是出自導演威廉.肯特里奇之手,在威廉的重新編排取材下,成了另一支小品動畫作品《烏布道出真相》(Ubu Tells the Truth),專攻美術館與藝廊展出,曾於2002年在台北當代館展出,與在劇院或戲劇節演出的《烏布王》分進合擊,以不同媒材、不同形式,在不同場合詮釋「暴政」的故事!
17年來,《烏布王》巡迴比利時、捷克、丹麥、法國、德國……等數十個國家,許多國家的觀眾皆紛紛反映這齣戲宛如影射自己國家曾經歷過的傷痛。在德國,觀眾說:「這好像在講史塔西(Stasi)和納粹秘密警察的故事」;在瑞士,觀眾說:「這是在隱射瑞士銀行藏匿納粹黃金的歷史事件嗎?」;在法國,觀眾說:「這讓我們想到二戰期間法國的屈辱歷史。」面對臺灣觀眾,導演也歡迎每位觀眾睜大雙眼,仔細感受各種媒材的交織,產出自己的《烏布王》詮釋。
翻筋斗偶劇團是南非公認最負盛名的偶劇團,成立於1981年,自兒童偶戲起家,爾後與南非的劇作家、導演合作,開始製作給大人看的偶戲,故事題材經常融入南非社會與政治議題,也改編知名劇本,其中以《戰馬》(War Horse)一戰成名,創下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London)最賣座紀錄,獲無數國際大獎肯定,也奠定了國際偶戲劇場的地位。
翻筋斗偶劇團創作特色在於其巧妙地將精緻細膩之戲偶,置放於真實的戲劇背景中,將「偶戲」視為藝術與劇場之完美結合。翻筋斗偶劇團作品內容多元,從早期為孩子們推出的輕鬆兒童劇、與肯特里奇合作的社會/政治相關作品、到近期與動物相關的作品,翻筋斗偶劇團始終以最真摯的情感傳達團隊對於人性之信念。
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