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公益: 兒盟發起弱勢家庭脫困行動 陳綺貞號召搶救5000位困苦兒童




【記者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陳綺貞呼籲:沒你救不行
兒盟發起弱勢家庭脫困行動,號召搶救5000位困苦兒童


『領不到薪水,身上沒有半毛錢,走在路上,眼睛一直看地上,看有沒有人掉錢,或去別人的菜園拿地瓜葉,全家只吃一道菜當一餐,小孩還捨不得吃下肚,含在嘴吧過了一夜…』~阿源媽媽

錢難賺、家長愁、孩子苦,5000弱勢兒童亟待救援
在貧富差距日益增劇的台灣社會,有許多弱勢家庭正過著難以想像的生活,一家五口人擠在下雨還會滲水的發霉房子、沒錢繳水電只能點蠟燭、煮熱水洗澡、一碗麵要分兩次吃因為吃完就沒有了、沒錢買奶粉只好用10元米漿代替,這些困苦的生活故事默默又真實地天天在發生。兒盟公布了一份「2014年弱勢家庭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發現:「錢難賺、家長愁、孩子苦」似乎是弱勢家庭的真實寫照。兒盟服務的弱勢以單親家庭(44.5%)最多,每家平均有5個人但工作人口卻只有1.3人,更雪上加霜的是調查也發現近五分之一(18.1%)的家庭家中有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這些孩子當中以身心障礙(45.7%)及發展遲緩(44.3%)的情形最多,弱勢家長們只能早出晚歸多頭燒養活一家老小,甚至特殊的孩子。調查發現有六成家長(60.4%)曾因忙著工作賺錢而沒空照顧到孩子的生活、甚至近五成八(57.6%)連聊天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另外近三成六(35.9%)家長也曾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讓孩子獨自在家或過夜,也有近五成(47.2%)曾帶著6歲以下的孩子一起去工作。但即使這麼辛苦,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52.8%)每月工作收入都低於最低基本工資(19,047元),也難怪有六成三(63.1%)弱勢家庭的家長表示每月入不敷出,有高達近九成三(92.5%)家庭都曾經借錢過日子,甚至有七成五必須要靠借錢才能養活小孩。但對弱勢家長來說,內心的無奈比生活的困苦更難熬,調查發現近八成四(83.8%)家長都曾經因為自己沒有辦法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感到內疚、有高達八成七(87.3%)家長擔心孩子未來跟自己一樣辛苦而心疼不已。

吃不飽、過不好、抬不起頭,希望孩子下輩子不要生在這種苦命家
陳麗如執行長表示:家長的哀愁和無奈其實就是看到孩子的生活的困苦卻又無能為力,調查弱勢家庭晚餐的菜色,平均每個弱勢家庭的晚餐只有兩道菜,五口之家平均一餐花不到100元,所以米飯麵條(90.6%)配蔬菜(61.6%)就是孩子們最常見的晚餐,而泡麵(18.1%)也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一半左右的孩子(46.9%)還需要帶營養午餐回家當晚餐加菜才吃得飽,九成以上的孩子晚餐上很少出現海鮮肉類(8.4%)、蛋類(6.6%)等高蛋白質的食物,吃水果(4.7%)的比例就更低了,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明顯攝取不足,吃的少又吃的不夠營養,實在令人擔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更令弱勢家長們心疼的是因為家境關係讓孩子們「抬不起頭」或是被迫要「提早長大」的心情,調查發現有近半的弱勢家長(45.8%)認為孩子在內心深處仍然是充滿自卑比不上別人心情、另外也近八成的家長(79.4%)認為自己的孩子都比同齡的孩子更成熟懂事,小小肩膀要挑起洗衣、煮飯甚至照顧家人、賺錢等沉重的家務…。「兒子說要我不用擔心,以後換他照顧我,他會牽著我的手走,叫我不要害怕…」孩子們超齡的貼心懂事卻成為家長們難以承受的心痛。

阿嬤說:給小孩吃就好,我喝茶就飽了
兒福聯盟於今(4/21)再次發起「沒你救不行」弱勢家庭兒童脫困基金勸募計畫,並邀請最能「溫暖人心」的創作天后陳綺貞擔任今年度的愛心大使,與台灣吉野家、東森房屋、松青超市、台灣大車隊、寶工實業、台興電子等愛心企業一起呼籲社會大眾能伸出援手,關注社會底層的這些弱勢家庭、困苦的孩子。大家一起貢獻一點愛心和捐款,就可以拉弱勢家庭一把、就可以幫助更多孩子看見未來的希望。記者會現場也分享了兒盟服務個案的真實故事:

四、五年級的阿陽跟小雨兄妹從小就跟著阿公阿嬤相依為命,年邁的老人家靠著半年收成一次、一整袋只值200元的蒜頭實在很難負擔孩子的生活費、教育費,阿公還需要到城裡接零工貼補家用,有一次還因為焊接受了傷,為了省錢捨不得就醫導致蜂窩組織炎,開刀住院了好一陣子。阿嬤心疼孩子從小沒有爸媽在身邊,總是特別疼惜,即使膝蓋不好、行動不方便但仍然每天送孩子上下課,然後省吃儉用甚至一天只吃一餐總是說:「我不餓,我呷茶丟飽啊。」知道阿嬤的用心,阿陽跟小雨也好爭氣,在學校,功課總是前幾名,書法、直笛、扯鈴都難不倒他們。回家要幫忙照顧小表弟,洗衣服、煮飯、幫阿嬤按摩,假日還跟著下田。問他們怎麼有時間讀書:「我們在學校要趕快把作業寫完才可以幫阿嬤啊!」陳麗如執行長表示:阿陽跟小雨不只是個案,而是很多弱勢家庭和孩子的真實寫照,大人們不是不願意努力賺錢、孩子們也都認真讀書、過生活,但命運卻讓他們充滿挫折、辛苦掙扎。兒盟目前在全台12個縣市提供弱勢家庭服務,對象包含經濟困難、單親、隔代教養、失依、(瀕臨)受虐、偏鄉…等弱勢的孩子與家長。因此兒盟持續發起『弱勢家庭兒童脫困基金』勸募計畫,募款目標為新台幣3,000萬元,我們除了希望能至少幫助5000位孩子一年的生活所需外,更希望能有一筆急難救命基金,在最需要的時候拉他們一把、讓孩子維持最基本的生活穩定與平安!

陳綺貞號召沒你救不行,你也可以是孩子的救命人
愛心大使陳綺貞日前也特別抽空前往中部偏鄉,探訪了阿陽跟小雨兄妹,陪他們種蒜頭、整理蒜頭、吹笛子、寫功課,還自掏腰包幫孩子訂了一年份的學習雜誌。陳綺貞說:「阿陽跟小雨好乖,、比同年齡的孩子成熟懂事,讓人非常捨不得,孩子一回家就會幫忙家務、幫腳不舒服的阿嬤按摩,六日也會下田幫忙採蒜頭;也發現他們很有才華,很珍惜學習書法與音樂,好懂事而且好有才華,實際跟這些孩子接觸,我才真正體會到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可憐、同情,而是一個機會的提供,社會大眾對於公益不該沉默,我們只要小小的付出行動幫助,其實就是幫孩子灌溉一些希望的養分,累積很多小小的幫助,就可以讓孩子有很多很多的希望,讓他們可以順利地長大、念書、實現很多的夢想…。」
    
兒盟陳麗如執行長表示:近來隨著物價指數不斷上漲,弱勢家庭也受到最直接的衝擊。調查發現弱勢家庭平均每月三餐食品費用支出為8,425元,佔每月家庭工作總收入(20,424元)的41.3%,遠高於一般家庭(16.5%)。也因此,物價上漲對弱勢家庭造成的消費痛苦指數是一般家庭的2.5倍。這兩天又在討論學校的營養午餐價格又要上漲,實在令人擔心原本已經捉襟見肘的弱勢家庭連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但最近社會持續動盪不安,公益弱勢相關議題卻相對邊緣化,衝擊到兒盟的捐款和相關服務的推動,實在需要大家可以轉移更多關愛的眼神、提供更具體的愛心捐款,一起來救救社會底層的孩子。
    
今年兒盟亦特別成立「沒你救不行」募款網站,用插畫方式具體呈現全省六個區域、不同生活背景下孩子的不同困境和需求,期待讓大家更了解弱勢兒童的處境,網站上除了可立即捐款外,也能下載企業員工愛心捐的表單,歡迎企業號召同仁,以每人一百元的小額捐款,用小小的心意匯集成大大的愛心,幫助孩子。您的每筆捐款都將是弱勢孩子的救命錢,幫助孩子不再挨餓、生病有機會可以看醫生、甚至也有較為穩定的居住和學習環境;您也將是幫孩子生命注入新希望的救命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