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
我的收入如何用來創造財富,而不是被政府重新分配?
2012年Google作家搜尋榜前10名
貝恩資本公司前董事長 愛德華‧康諾(Edward Conard)?◎著
想重拾經濟繁榮?我們需要「追求名利的股權投資」,不是公平與正義。
想充分就業?政府得降低企業稅,別擋著製造業外移,誘導有錢人投資於創新。
政府老拿我的錢,來彌補他犯的錯。誰敢為所應為?又該怎麼執行?
NEWS 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陳鳳馨
No.1財經部落格主 綠角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 楊家彥 ??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專業推薦
哪些立意良善的經濟政策,害你我薪資停滯、財富縮水?
貝恩資本公司前董事長愛德華‧康諾,要給你一個最直率又有效的解決方案。
他舌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失控的未來》作者)與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古斯比,讓末日博士魯比尼、《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史帝芬.李維特都折服。
本書一上市立即空降《紐約時報》、亞馬遜商業類排行榜,美國《商業週刊》、《彭博商業週刊》……爭相報導。
經濟怎樣才會復甦?以前奏效的振興方案,像是——
.印鈔票,溫和通膨
.阻止製造業外移
.貨幣貶值、維持出口競爭力以提高就業率……
現在不但行不通,反而造成意外惡果,為什麼?
政府的哪些經濟政策其實是錯的?想保住財富,你能看出經濟局勢的隱憂嗎?
.「金融危機,可能還會發生」:美國金融危機,是追求外匯存底的貿易順差國所引爆的!
.銀行給房貸戶的寬限期、低自備款、可二胎,對於經濟造成哪些隱憂?
.對奢侈品課以重稅,以證所稅、個人所得稅累進來擴大稅收,以財富重分配的手段來建立「公平正義」社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過去的方法行不通,那該怎麼辦,經濟才會重回繁榮?
作者提出「可行,而且對手會尊敬的挑釁答案」——
一、所得重分配?萬萬使不得。政府應該誘導有錢人去做些事……
‧所得重分配的公平正義,是道德辦法,不是經濟對策。
‧所得重分配,受重傷的是中產階級。作者以數據證明,中產階級要付出六元,才能重分配得到四元。
‧對富人加稅,只會阻礙投資意願。能幫助窮人的是投資,不是慈善捐款。
正確做法>>將有錢人的錢引入股權投資市場,讓他們承擔風險、也可享受成果,獲益者將是消費者與受薪階級。
二、避免另一次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原因在於房價暴跌三成,導致大量外資的恐慌性撤退,如果國會立法者仍堅持可二胎、可寬限期、
可低頭款,那麼房市就有泡沫隱憂與消費者依舊二胎透支。因此,政府必須向銀行收保費,加強擔保流動資產。
三、盡快降低失業率
‧政府加強擔保短期債務,以鼓勵閒置的短期資金投資。
‧別死守製造業,要利用上市、租稅的優惠,鼓勵「真正的創新者」能創業致富。
‧臨時客工計畫,就是讓外勞只能做臨時工,期滿立刻遣返。
復甦經濟的手段,往往摻雜了道德因素和利益團體的介入,加上不盡責的監管機構以及執政者,誤信了不再適用的經濟學理論,導致善意得到的是惡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