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展覽: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日昨之島 2013/07/26∼09/22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展覽名稱:日昨之島
展期:2013/07/26∼09/22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103、104 展覽室

開幕:2013/07/26(Fri.) 17:00
策展人 : 張禮豪
參展藝術家:
台灣:林怡君、席時斌、許旆誠、黃品玲、彭賢祥
印尼:朱瑪迪•奧菲、阿古斯•蘇瓦吉
菲律賓:蓋伯瑞•博瑞多、荷西•拉嘉斯比
日本:奈良美智、大庭大介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指導單位:教育部
協辦單位:索卡藝術中心

經緯度所構成的座標系統,指涉的除了是地理空間的轉換之外,更是分別時間區域的一個重要依據;然而,如果純以肉眼而言,卻是一個無能察覺的存在。因此,在16世紀大航海年代將逐漸展開之際,這仍屬於被禁制的知識。1853年所發生的「黑船事件」,是指美國海軍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逼迫日本結束了多時的鎖國政策,而這正是西方國家透過掌握此一被禁制的知識,使東方正式面對世界、走向現代化的重要轉折。
到了 20 世紀初期,亞洲位於環太平洋的幾個島國──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由北自南)同樣也因為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別,而引發了殖民者與被殖民地之間的戰爭。值得注意的是,如同「黑船事件」的主角──率領美國艦隊的培里將軍(Matthew Calbraith Perry)非但未被日人視為可恨的侵略者,還將此後讓日本得以浴火重生的「明治維新」運動歸功於他,更為其立碑以為紀念;曾經或長或短被日本佔領的台灣、菲律賓與印尼三個島國,在脫離統治、確立獨立主體性的過程中,似也跳脫了僅限於殖民╱去殖民的對立狀態,而懷抱著不時浮動的複雜情感,直接或間接地滲透到相互之間從生活習慣、社會結構乃至於文化發展的種種變化,以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延續到今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