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NTP 生活: 全台堅果攝取量不足 「壞心」年輕人激增 心血管死亡率10年增幅達五成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全台堅果攝取量不足 「壞心」年輕人激增
心血管死亡率10年增幅達五成
專家呼籲常吃高營養價值榛果保「好心」
民國101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名列第二,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註1),過去十年(民國92~101年) 的台灣壯年死於心血管疾病比例從4.7%遞增為7.2%,增加幅度達五成之多,影響心血管疾病生成的原因包含工作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以飲食西化,其中飲食習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營養整理資料(註2)指出,榛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超越杏仁、核桃和腰果,能夠降低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根據「2005 - 2008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註3) 結果顯示,國人堅果攝取量嚴重不足,30歲以下的民眾每天攝取量不到標準建議量的1/5,劉怡里營養師提醒年輕人要掌握「三多二少」原則,適量攝取堅果才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10年增五成
民國101年國人十大死因,位居第二名為心臟疾病,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數據,過去十年(民國92~101年) 的台灣壯年死於心血管疾病比例從4.7%遞增為7.2%,增加幅度達五成之多。資深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國人職場工作壓力大,長期情緒緊繃、睡眠時間過少,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比常人高,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抽菸和喝酒過量,對健康的危害相當大,現代年輕上班族吃的多、動的少,外食及飲食西化,都讓心臟血管負擔加重,當血液中危險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飆高時,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衛生署所公布的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將原有6大類食物中的油脂類增加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從油脂類中,將堅果種子類獨立出來,就是要呼籲國人多食用堅果類來要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機率。劉怡里表示,「很多人以為只有中老年人因為血管老化才需要補充堅果,年輕人因為擔心熱量高而不敢多吃,事實上攝取適量的堅果,不但營養價值高,又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