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CWNTP 保健: 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簽署「世界抗癌宣言」誓與全球齊步抗癌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癌症是文明病? 六成以上台灣人有迷思!
全球最大抗癌聯盟執行長訪台 籲打破迷思與國際接軌
台灣簽署「世界抗癌宣言」誓與全球齊步抗癌
她,無懼乳癌纏身 六月披白紗當抗癌新娘 誓言永不放棄
他,三期淋巴癌戰勝復發 化身諮商心理師助癌友
因癌重生 病友現身籲「癌症非絕症!」

癌症已連續30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全台平均每13分鐘就有一個生命因癌症隕落消逝!想避免癌症找上門,擁有正確的防癌知識是首要任務,然而,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國人「癌症認知」進行抽樣調查,最新出爐的調查報告發現,6成以上台灣人誤以為癌症是文明病,而年輕人的認知表現甚至比熟年差!

為提升國人抗癌觀念與國際接軌,癌症希望基金會邀請在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執行長Mr. Cary Adams來台,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跨國交流,攜手簽署國際抗癌宣言,盼打破迷思、有效降低台灣癌症死亡率。

癌症是一種文明病,特別是在先進國家容易發生? 61%民眾有迷思
警訊!年輕人認知差  悲觀認為「罹癌是命中注定」、「無法有效治癒」?
為了在2025年達成癌症的過早死亡率減少25%的目標,國際抗癌聯盟執行長Mr. Cary Adams此行訪台重申四大迷思,扭轉癌症只是健康問題、是老人病、是絕症、是宿命等錯誤觀念。而台灣在近年來多方努力宣導癌症防治下,國人抗癌觀念普遍正確,癌症希望基金會2013年最新國人癌症認知調查發現,近1,500位受訪民眾中,有超過4成民眾本身或親屬罹患癌症,但無論是健康民眾或癌友家庭,對四大迷思的認知度高達近9成,表現良好!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指出,台灣民眾對防癌知識的最大誤解在於6成以上國人認為「癌症是文明病,特別在先進國家容易發生」。但事實是,癌症不是先進國家的專屬名詞,所有年齡層及社會經濟群體都有罹病的可能,發展中國家占了47%的病例與超過55%的癌症死亡人口數,背負著不成比例的負擔!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民眾自恃年輕而以為癌症距離遙遠,部分認知度是所有年齡層中表現最差的,對「現在治療進步,許多癌症是能有效被治療的」同意比率偏低,以及「癌症是命中注定的,所以無法預防」不同意比率也最低,反映出年輕民眾防癌知識不足,防癌觀念與行動應往下扎根,從年輕時做起。

每年四萬多人罹癌  台灣目標202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2成
呼應全球25 by 25(2025年將非傳染性疾病的過早死亡率降低25%)的防治目標,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表示,台灣也將防治目標設定為20 by 20,於2020年時將癌症死亡率降低20%,與全球齊步抗癌。同時,也降低致癌危險因子對民眾的健康威脅,包含控制肥胖、抽菸率從20%下降至10%,及減少喝酒、嚼檳榔行為。

篩檢是早期發現、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方式,在國民健康局大力推廣四癌篩檢下,一年篩檢人次近500萬,過去一年就找到3萬7千名癌前病變與1萬1千名癌症,篩檢成效良好,合乎補助條件的民眾應妥善利用。而針對篩檢結果呈異常反應的民眾,國民健康局也將啟動縝密的後續追蹤計畫,確保民眾於篩檢異常後的三個月內能到醫院
檢,獲得妥善的診療與照護。

台灣簽署「世界抗癌宣言」 誓與全球齊步抗癌
三期乳癌、淋巴癌病友駁迷思  人生不因癌症而缺損!

呼應2013年國際防癌宣導主軸「破除癌症迷思」,與國際接軌,癌症希望基金會促請國際抗癌聯盟、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共同簽署「世界抗癌宣言」,以實際行動號召民眾破除迷思,響應全球抗癌、防癌的腳步,降低癌症帶來的死亡威脅!

兩位癌症病友也現身分享生命故事,以行動證明人生不因癌症而有所缺損或中斷!當北辰發現罹患淋巴癌第三期時,只有25歲,儘管因為療程身心飽受折磨,他仍堅信一定會治癒,沒想到完成治療後不久卻又復發,讓生性樂觀的北辰閃過「死亡」的念頭,直到完成自體幹細胞移植,北辰終於重獲新生,用自己的故事為癌友心理諮商!另一位病友鈺華則是在去年被診斷罹患三期乳癌,年輕且沒有家族史的她,從沒想過乳癌會找上門,為了治療,毅然剃光一頭秀髮,抱持永不放棄的態度面對漫長的治療過程,六月將披上白紗當抗癌新娘!

儘管每個人都有得到癌症的可能,但面對癌症不再束手無策,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都能重獲健康,第一步就從擁有正確的防癌知識做起!

註1:此份調查進行期間為3月16日至24日,對象為居住在台灣地區20~59歲的民眾,收集有效份數達1451份,抽樣誤差值在正負3.0%以內。

病友故事 淋巴癌個案
葉北辰(Ben)35歲
確診期別:第三期
現況:已康復

破除迷思:
罹癌 ≠ 死亡,許多癌症是能有效被治療的
癌後重生  化身諮商心理師助癌友

2003年,25歲的北辰還是位青春熱血的碩士生,熱愛運動的他一向是個健康寶寶,高壯、強健的體魄更是籃球場上耀眼的中鋒。某天北辰發現胸口有不明硬塊,伴隨出現呼吸不順、心跳加快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運動量不夠,所以更卯足勁運動,卻差點在球場上休克。經過就醫診斷,才發現罹患淋巴癌第三期,胸腔已嚴重積水導致呼吸會喘,引流了1500 c.c.才脫離險境。

確診後,北辰一路走過6次化療與27次放射線治療,儘管身心皆受折磨,他一直對自己信心滿滿,「覺得自己是無敵的,雖然是癌症,是會威脅到我生命的疾病,但一定會治好的!」

然而,在完成治療後的兩個月,卻復發了。此次復發磨損不少北辰對抗癌症的信心,讓原本樂觀的他閃過「死亡」的念頭,「我是有可能這樣子死掉的!」更在醫院一待長達七、八個月持續治療,直到2005年完成自體幹細胞移植,終於重獲新生,現在只需半年定期回診。 

因為這一場病,北辰心態更成熟了,面對生命有正向的成長與改變,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住院時,他用影像紀錄住院治療過程,鼓勵癌友勇敢面對;出院後,他努力完成學業拿到台大心理學碩士,隨後於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諮商輔導研究所繼續深造,並考上心理師執照,現任基隆長庚癌症中心的諮商心理師。以心理學的專業與個人罹病的親身經驗,鼓勵更多癌友及家庭,勇敢處理悲傷的情緒與面對生死的課題。

北辰說,「如果我們要對抗死亡,自古以來沒有人成功,所以我們要活得更好。」由病而生,與癌共存,北辰鼓勵其他病友不要輕言放棄。只要聽從醫師建議,妥善運用資源,現今有許多癌症是能有效被治療的!

乳癌個案
黎鈺華(Nico)37歲
確診期別:第三期
現況:治療中

破除迷思:
癌症 ≠ 富人病、老人病,每個人都有得到癌症的可能
無懼乳癌纏身  六月披白紗當抗癌新娘  誓言永不放棄!

去年被診斷罹患三期乳癌,年輕、未婚、沒有家族史、正值人生巔峰的鈺華,從沒想過有一天乳癌會找上她!為了治療,身為專業造型彩妝師的她,毅然剃光一頭秀髮,面對無數次的化療、開刀、標靶治療,她抱持著永不放棄的態度,一路上男友患難相扶持,病榻前不離不棄,讓她放心交出自己,披白紗當六月新娘,攜手共度抗癌難關!

2012年,鈺華無意間摸到胸部有硬塊,隨後被診斷為乳癌第三期,接受醫師的建議,先做18次的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之後,再開刀切除腫瘤與部分乳房。她說,治療時的心情就像獨自一人靠著一隻腳站在懸崖邊,只能告訴自己,「在平地的腳千萬要hold住,不可以讓心往下沉!」。

因為生病,宛若重生,找到堅定的幸福,是鈺華最大的收穫!過去的她,受童年家暴影響,習慣苦往肚裡吞,人前總是故作堅強。現在的她,不再壓抑自己,愛搞笑、大方分享剃髮照片、跳肚皮舞抒發心情,享受「做自己」的喜悅,學會珍惜與感恩,挑戰以前只敢想不敢嘗試的創新造型設計。 

現在,鈺華持續接受抗荷爾蒙藥物治療,不放棄生存的希望,也擔任志工,用自己積極的力量鼓舞更多癌友。她相信「癌症並不可怕,負面思想才可怕」,不要輕忽每個人都有可能得到癌症,應該尋求正規的醫療體系與資源,勇敢面對疾病,因為,無論生命或幸福都不會因為癌症而中斷!

世界抗癌宣言

國際抗癌聯盟(UICC)提出世界抗癌宣言,包括要在2020年實現的11個目標:

1. 建立長期有效的癌症預防、治療計畫

2. 提高全球癌症負擔評估及癌症控制介入的作用

3. 降低致癌因子吸菸、喝酒、嚼檳榔及肥胖

4. 推廣人類乳突病毒、B肝病毒疫苗注射

5. 消滅癌症迷思

6. 推廣篩檢,提升民眾防癌意識,做到早期發現、積極治療

7. 提高診斷、治療、康復和緩和醫療水準

8. 全球普及有效的疼痛控制

9. 提供不同領域的癌症工作者更多的專業培訓機會

10. 降低癌症防治工作者的流失

11. 提高癌症存活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