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回憶錄》鼓舞年輕人追尋「自由」與「民主」
時報出版為王丹新書《王丹回憶錄》的正式上市,特地邀來歌手陳昇和文化評論家張鐵志出席,讓王丹與兩位好友對談,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書媒體茶敘,吸引了滿場記者前來採訪。王丹笑稱,三人同場具有特殊意義,這兩位出席好友正好代表他的兩種面向,張鐵志代表他在社會、革命等公共事務關注的一面;陳昇代表的則是文化、輕鬆,甚至「腐敗」的私人生活。
由於《王丹回憶錄》於網路預購即創下銷售佳績,時報出版隨即促成王丹、張鐵志和陳昇三人首度公開同台。身份、背景各異的三位好友難得相聚,使得茶敘過程輕鬆詼諧,媒體提問和反應更是熱烈。陳昇率先發言表示,一個創作主體應持懷疑的態度和意識形態衝突,其靈魂應該是自由的,因此他特別心疼、愛惜和尊敬在中國框架下生活的王丹。他更開玩笑說,王丹在20歲那年,華麗搖滾大夢的仗已打過,我們應該讓他在台灣「頤養天年」。
張鐵志則指出,王丹一直很重視「知識」的力量,未來夢想當北京大學校長,現在擔任「華人民主書院」主席,是類似的工作。對於有人質疑王丹過於年輕就出版回憶錄,王丹表示,除了長輩的敦促和責任感使然之外,他一面希望傳承中國八零年代的精神,為當時的理想主義氛圍留下歷史見證,另一面也希望時下年輕人開始關注「六四」和社會議題。
談到中國的現狀時,張鐵志指出,《王丹回憶錄》和先前出版的《我無罪:劉曉波傳》這兩書很重要,可以讓年輕人理解當今中國的黑暗現況。陳昇從自身經驗出發表示,20年來中國民主未有進步,現在正是最犬儒的時候,到中國發展的歌手都必須被「過濾」,因此他十分慶幸自己是在台灣寶島長大,呼吸自由的空氣。王丹則說,很多人同情他在中國坐過牢,又被流亡異鄉,但是他認為真正的悲劇是那些死難的學生和家庭,他沒資格談苦難。
關於《王丹回憶錄》的出版是否會對華人社會帶來影響,三人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即將赴港工作的張鐵志說,本書足以讓台灣和香港重新思考和中國的關係,也預測未來5年的香港將會更熱鬧,也更加不穩定。陳昇則輕鬆表示,把它當作一本「八卦書」,從一個在天安門廣場上長大的小朋友去理解我們的時代和國家,也期許王丹當一個好老師。王丹則認為,他希望讓年輕讀者知道,一個國家值得驕傲的東西就是「自由」與「民主」,也希望能鼓舞他們追尋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