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兒童節」台灣非洲兩樣情
家扶兒同理非洲兒童的苦親製卡片獻祝福
您知道6月16日是什麼日子嗎?原來是鮮為人知的「非洲兒童節」。當台灣的孩子於4月4日開心歡度兒童節之際,在遙遠的非洲大陸上卻有超過50萬名的兒童可能隨時因為飢餓而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1年《非洲區域健康情勢分析》指出,2000-2009年間非洲有22%的5歲以下兒童處於營養不良和體重過輕的狀態,等於每5名就有1名兒童每天生活在飢餓當中。家扶基金會自1987年開始陸續透過「家扶國際聯盟」在世界各地為貧困兒童及其家庭與社區提供營養、教育、醫療、環境改善、職技訓練、生財活動等方案服務,至今共扶助36國之56,178貧童,其中在非洲15個國家內共扶助了17,709個貧童,佔所有兒童的31.5%。6月16日非洲兒童節這天,家扶基金會呼籲各界愛心不分國界,起身行動關懷非洲兒;台灣家扶兒也感同身受弱勢之困境,特別親手繪製卡片為非洲的兒童們獻上祝福,並鼓勵他們一起為生命加油!
「非洲兒童節」源自於1976年6月16日那天,約有一萬名南非索韋托(Soweto)的黑人學童聚集上街抗議教育品質的低劣及不公平,這次的抗議行動造成上百人死亡及數千人受傷的悲劇,為了紀念參與這次抗議行動的學生,非洲統一組織(非洲聯盟前身)領袖會議將1991年以後的每年6月16日訂為非洲兒童節。兒童節應該是個開心歡樂的日子,但同樣是兒童節,在不同地方卻有兩樣情,相較台灣兒童的豐衣足食,每年於4月4日兒童節當天台灣的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精心準備一份禮物,或是帶著孩子到遊樂園玩耍,然而,在遙遠的非洲大陸目前卻充斥著數以萬計的貧童正因乾旱、糧荒、愛滋病等災難而面臨飢餓、死亡的危機邊緣,連最基本的飲食需求都無法滿足,更別說要慶祝兒童節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非洲區域健康情勢分析》顯示,在非洲地區5歲以下的兒童每5個就有1個有「體重過輕」的情況,而5歲以下的幼兒是否接受均衡的營養對他們未來的健康狀態,學習、溝通、理解、社交,以及適應新人事物等能力皆有深遠的影響,因此,這些孩子若無接受良好的照顧與營養吸收,將可能阻礙他們未來健全的發展!
家扶基金會在台灣深耕服務邁入第62年之際,更再度擴展國外服務範疇,進入了全球國民平均壽命最短(2009年平均壽命只有31.99歲)的非洲南部國家「史瓦濟蘭」,資助當地史瓦濟蘭改革教會推行「居家關懷服務方案」。根據家扶基金會深入當地之觀察,史瓦濟蘭多為單親家庭,貧窮人口眾多,全國有69%的人口必須靠著一個月只有或甚至不到20美元的收入維生。此外,當地愛滋病問題非常嚴重,愛滋病毒在嬰幼兒身上蔓延速度特別快,若不加以治療將造成1/3的孩子無法度過1歲生日,半數則在2歲前就不幸夭折,即使有些孩子倖存下來卻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卡菈(化名)是個17歲的高中女生,來自單親家庭,父親因感染愛滋病而過世,家中頓失經濟支柱,而母親也因重病而無法外出工作,造成卡菈營養不良,上課時常體力不支而暈倒。然而,史瓦濟蘭當地的社區關懷組織因資源不足,只能提供食物給6歲以下的孩子,因此卡菈無法得到適當的營養補充。家扶基金會觀察到當地服務的缺口,因此幫助建造廚房且不分年齡提供食物給需要的兒童。卡菈也因此寫了一封信給家扶基金會:「感謝台灣家扶給我們許多幫助,包括建造廚房讓我們有乾淨、營養的食物可以吃,不然我和許多朋友可能都沒辦法活下來!此外,他們也送好多衣服給我們穿、教我們讀書寫字,以及提供經濟上的協助,真的非常感謝台灣家扶對我們的關心與幫忙。」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語重心長地表示,家扶基金會一直秉持著為弱勢兒少及家庭服務的使命,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弱勢兒童都需要大家關懷與重視!家扶基金會在深入探訪史瓦濟蘭地區了解其所面臨之困境後,已於2012年開始資助史瓦濟蘭改革教會推行該地貧童當前最迫切之營養改善服務,期待有更多的愛心企業及民眾發揮無私的愛心,與家扶一同幫助史瓦濟蘭的孩子們,為無數小小的生命帶來一線生機。在6月16日非洲兒童節的這一天,家扶基金會沒有遺忘住在非洲的貧窮孩子,未來也會持續以實際行動關注當地的貧窮狀況與孩子的需求,提供適當的服務協助貧童健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