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龍年生子現商機 婦女職涯陷危機
-女性上班族生育意願調查
8成9粉領族恐生子影響職涯 5成8為小孩減薪 平均少6仟
去(100)年適逢百年結婚潮,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國內結婚對數高達16萬5327對,創下8年來新高,而出生嬰兒數是來到19.6萬人,同樣3年來新紀錄。今年適逢龍年,加上各縣市政府釋出多項生育相關補助與津貼等,初生人口數至今皆較去年同期上揚,龍年生子潮可望再創近年生育人數高峰。究竟女性上班族是否趕搭這波龍年生子潮?而粉領族晉身人母,對職涯的影響又為何?
根據1111人力銀行針對25-35歲職場女性調查,4成9受訪女性上班族計劃在近3年懷孕(含懷孕中29.13%、近三年甫生育子女20.39%),這些人選擇在近年懷孕的主因以「正值生育年齡」(62.75%)、「順其自然/無特別計畫」(58.82%)與「喜歡小孩」(31.37%)佔多數。
但仍有5成1粉領族3年內不考慮生育子女,這些人坦言「經濟狀況不允許」(44.09%)是她們對生育卻步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少女性因「沒有合適對象」(40.48%)或「已育有子女/滿足現況」(24.86%),3年內無懷孕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近9成粉領族擔心生育會「影響個人職涯發展」,包含6成4「會影響/已經影響」、2成5「雖還未發生,但很擔心」;僅1成1受訪者認為「完全不會有影響」。進一步與產業交叉分析,發現任職於「資訊/科技業」與「工商業服務」的受訪女性認為生育對個人職涯造成負面影響的比例最高。
有子女的過來人中,更有高達82.22%認為職涯因生育子女而受影響,包含「無法配合加班/輪班/出差」(29.13%)、「子女突發狀況多/影響考勤」(27.18%)及必須「變更工時職務調動/工作內容改變」(21.36%)等狀況,進而改變原先工作型態或工作績效。而受訪的職場媽媽5成8表示現職薪資較生育前減少,平均月減6,026元,僅9.18%薪資較生育前高。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現今職場女性大多接受過完整教育,因而對個人職業生涯較上一代有更多追求與嚮往,盼能從中建立個人成就感與價值。但隨之而來的沉重工作壓力,讓越來越多女性朋友擔心晉身人母後,恐犧牲個人生活品質或職場表現,加上對負擔育兒費用及子女照料品質的憂心,因而對生育卻步,造成少子化趨勢日益嚴重。
近期適逢百年結婚潮與龍年生子潮,讓職業婦女育兒的問題重新受到外界重視。不過何啟聖表示,礙於傳統觀念,目前家庭與育兒重擔仍多落在女性肩上,讓已晉身人母的職業婦女經常得夾在家庭、工作兩難全的矛盾中。許多女性當了母親後甚至得犧牲目前的工作內容或職涯發展,被迫選擇薪資較低的一般行政或彈性工時工作,以兼顧家庭;也造成日後二度就業或轉職上的職涯危機。
怕回不去了 3成5不敢請育嬰假 育嬰假媽媽 僅5成1回原職
根據勞委會統計資料顯示,98年5月1日起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上路以來,至101年1月止,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受惠人數達10萬4千餘人,金額計87.8億元,顯見民眾及企業對於育嬰留職停薪的接受度日益增加。
然而進一步詢問女性上班族若符合資格時,是否願意申請育嬰假,竟有3成5的職業婦女「不考慮」請育嬰假,這些人直言「擔心回不到原職」(56.36%)、「經濟狀況不允許收入減少」(52.27%)、「擔心休假後回職場適應不良/優勢不在」(51.36%),縱使具備請育嬰假資格,也不敢提出休假申請。
調查中顯示,有子女或三年內有生育計劃的受訪女性上班族中,22.7%曾請過育嬰假、42.5%有意或正在育嬰假期間、僅34.8%沒有意願。交叉分析的結果,「曾請過育嬰假」的職場媽媽們,其中有5成8順利回到原企業(含5成2原職務、6%調職),8%離開原企業另找到其它工作、1成7全職家管或從事兼職工作。
反觀另42%「考慮/正在請育嬰假中」的職場媽媽們,雖然也有5成7有計畫回到原企業,然而亦有1成4不打算留任,另有2成9尚未規劃。
何啟聖指出,雖然勞基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皆給予育嬰留職停薪者工作保障,雇主不得拒絕且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全勤獎金、考績或其他不利處分,更不得拒絕受雇者復職,否則可依法處以新台幣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等。加上近年政府陸續推出如育兒留職停薪津貼、保母托育費用補助及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等相關政策,有利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照顧兒女。但台灣企業高達9成以上屬中小企業,人力配置彈性有限,因此即便請育嬰假的員工復職,多半因原職已另聘新人,而難回到工作崗位上;另一方面,也由於照顧兒女的責任多半仍以女性為主,因而多數女性生育後在工時、差旅等彈性也不如過去,面臨工作家庭兩頭燒的雙重壓力,亦不乏主動要求調整職務,以配合照顧家庭。在一推一拉之下,女性生育後的職涯無法延續,少數薪資亦較生育前落後等現象,使得女性在面臨生育與職涯的規劃上,面臨了空前的決擇。
何啟聖強調,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樑,良好的教育更是培育國家人才的必備條件。尤其當前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企業人才素質不佳,未來勢必面臨更大的人才危機。因此,企業除了從進用、職務安排及托育措施上,提供有利於職場婦女兼顧家庭及工作的友善環境之外;更應善盡社會責任,將生育、家庭照顧等相關措拖,拓展到企業責任層面,才能讓整體就業市場更符合有子女的員工之需求,讓勞工們能更無後顧之憂的專注於工作,以增加職場媽媽對公司的向心力。
4成粉領想進婦幼產業 幼教最夯 「故事姐姐」時薪上看8百
隨著龍年生子議題發燒,調查顯示有4成女性上班族有意從事婦女生育/幼教等相關產業,當中又以「嬰幼兒教育/潛能開發」(48.78%%)、「婦嬰用品公司」(31.71%)與「親子餐廳/遊樂園」(26.83%)等行業最受歡迎。
有意投入相關產業者坦言,主要看中「該產業對女性員工接受度較高」(46.34%)、「工作環境/對象較單純」(34.15%)與「喜歡小孩」(31.17%),讓她們願意投入相關產業任職。
何啟聖指出,近年的生子潮加上生活水準提高,造成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從臍帶血銀行、婦嬰用品、產後護理、月子餐、月子阿姨、保母/托嬰、嬰幼兒教育、親子餐廳、親子攝影等產業,都業績看漲。正由於媽媽們具備懷孕與育兒的寶貴經驗,在工作規劃與執行時更具專業性及同理心,多數婦幼產業的業者偏好進用職場媽媽,亦相對願意給予工作彈性,以讓從業者兼顧工作及家庭,成功開創了職業婦女及二度就業婦女的職場第二春,建議有育兒經驗或具備幼保/護理相關專長的求職者,不妨考慮投入相關領域,為自已創造更大的成就與自信。
Kid & kid兒童育樂事業執行長張筠涵也表示,企業過去多以承接大型企業的親子日活動及政府單位的兒童表演為主。因看好近年幼兒市場,逐步拓展幼兒教育事業,以互動及雙語型態為學齡前小朋友說故事,在每次80分鐘的課程中,寓教於樂,強化孩童英語能力、培養創意、建立生活品德,更培養親子關係,二年來業績持續成長5成,目前在台北縣市的據點迅速擴展至大台北地區11個行政區。為因應拓點及業務增加,近期更大舉招募「說故事姐姐」,對外招募10-15人,祭出400-800元的高時薪與自由彈性工時,面試後只要通過3個月培訓試用期即可轉為正職人員,期待吸引英語能力強,且喜愛幼兒、幼教並具表演興趣的哥哥姐姐及媽媽們加入幼教的行列。甄選活動即日起在1111人力銀行網站上報名,決選活動除了邀請專業評審之外,也將邀請小朋友現場聽故事,為哥哥姐姐們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