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戲劇: 台版"鐵達尼號"現代歌仔戲 秀琴歌劇團年度巨獻《安平追想曲》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台版"鐵達尼號"現代歌仔戲  秀琴歌劇團年度巨獻《安平追想曲》
今年冬季 最令人心碎的愛情詠嘆調
女人是海,男人是漂泊
她是思念,他是永遠的鄉愁
一曲純情戀歌,交織一個迷離身世
一段伶人往事,演繹歌仔戲百年的流金歲月
編導 王友輝 《范蠡獻西施》、《玉石變》
作曲編腔 周以謙 《阿育王》
秀琴歌劇團  聯手打造現代歌仔戲全新美學



一個暫時停泊在安平港的荷蘭船醫達利,與金玉梅浪漫邂遘,兩人愛意日漸加溫,玉梅甚至懷了達利的孩子,然而這段不被祝福的異國戀情迭生波折,隨著達利出港,只留下金十字架和無盡的思念。從此,安平港邊每到黃昏,就會出現一個等待夫君大船入港的金小姐,她從大腹便便到懷抱嬰兒,落日的餘暉將她的身影拉長,彷彿是港邊的一塊望夫石。

金玉梅的哥哥金玉祿瞞著家人加入戲班,偷偷學戲引起了金老爺的忿怒,父子衝突之下,玉祿負氣離家。二十年後,玉祿已成為著名的小生阿祿仙,回到家鄉,遇見一個酷似玉梅卻有著金色長髮的女孩,原來她正是玉梅的女兒思荷。甥舅相認後,阿祿仙便帶著思荷回到戲班。

數年後,思荷漸成為戲班的當家苦旦,台下無數觀眾為她痴迷,可惜她早心有所屬,他是安平富商的少爺林志強,兩人總是偷偷地來到安平港邊約會。只是,這對情侶的戀情卻命定似地不被祝福,林老爺知道志強竟然愛上了一個戲子,而且是漢荷混血的私生子,百般阻撓兩人的情感,甚至藉著日本政府皇民化運動禁台灣鼓樂的殖民政策,讓阿祿仙的戲班被禁演而無法生存下去,更為了拆散兩人,出乎意料之外地同意志強登船遠揚。

銅鑼聲響,遠遠的大船緩緩入港,它將帶走思荷的情人,卻意外地帶來了思荷的生父,那個荷蘭的船醫達利……

台南安平的浪漫愛情故事,化為令人心碎的愛情詠嘆
從野台到劇院,戲裡戲外呼應百年歌仔流金歲月
平安夜看安平,台南鄉親搶先目睹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台語流行歌謠〈安平追想曲〉傳唱一甲子,歌曲中除了描寫出台南安平女子與荷蘭船醫所發生的異國戀情,更透露出金髮混血孤女與船員之間的愛情故事,呼應著兩代母女在愛情中的漂泊與等待,以及屬於台南在地的安平傳奇。現代劇場編導王友輝以此曲為靈感,為台南在地,戲迷心中的歌仔戲第一天團──秀琴歌劇團量身打造《安平追想曲》,重新勾勒本劇的時空背景與人物設定,以戲中戲的手法,在一則橫跨兩代的愛情故事中,融入歌仔戲百年變遷的興衰。全劇由秀琴歌劇團當家小生張秀琴(阿牛),金嗓天后莊金梅,米雪和林佩儀主演,以現代劇場的表現美學,巧妙結合傳統歌仔戲的表演,音樂則由作曲家周以謙全新創作,在歌唱、舞蹈與戲劇三合一的本質中,創造出一種嶄新的歌仔新調。


《安平追想曲》不僅是秀琴歌劇團創團25年來的最大製作,榮獲國藝會「表演藝術追求卓越」計畫的肯定,為該計畫三屆以來首度入選的外台歌仔戲班,將在今年12月24日至25日聖誕夜於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首演,讓台南的鄉親先賭為快;該劇也將在明年登上國家戲劇院,寫下外台歌仔戲班以創新歌仔戲登上國家劇院的傳奇,完成團長阿牛從藝生涯中最大的夢想。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洽詢專線06-3362632。


◎從忠實戲迷到藝術總監,王友輝與秀琴因戲結緣

從二○○一年起,秀琴歌劇團從野台民戲演出走上精緻歌仔戲的舞台,以《血染情》、《范蠡獻西施》及《玉石變》三度入選國藝會歌仔戲創作專案,現代劇場資深編導王友輝可說是幕後的重要推手。秀琴歌劇團的小生張秀琴、小旦莊金梅與能編擅演的米雪,是劇團組合的鐵三角,「色」、「藝」雙全,在南台灣歌仔戲界獨霸一片天,死忠戲迷無數。王友輝表示:「一開始我是也是個觀眾,二○○二年開始看秀琴歌劇團的演出,不僅許多學者非常推崇,我自己也覺得很喜歡。後來二○○三年我搬到台南教書,很巧的是當時所租的房子和秀琴是同一個社區,藉地緣之便熟識了起來。因緣際會下,從看著他們排戲,到二○○四年《血染情》參與了排戲指導的部分,加入了現代劇場的元素和不同的創作人才,於是開啟了往後一連串的合作。」

文學素養深厚、劇場資歷豐富的王友輝,為秀琴歌劇團打造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其中以《范蠡獻西施》被視為代表作。這齣改編自歷史的文學歌仔戲《范蠡獻西施》,被譽為「結構嚴謹的情節,典雅優美的口白唱詞,表現出野台戲少有的文學深度、意境和層次感。」王友輝表示,從《范蠡獻西施》、《玉石變》到《安平追想曲》是一個三部曲的計畫,嘗試在形式上多有改變,一邊實驗一邊尋找未來的歌仔戲能有什麼樣的變化,「《范蠡獻西施》就是古冊戲,《玉石變》是胡撇仔戲,而《安平追想曲》則是歌仔新調。我從現代劇場出身,近幾年一直在嘗試將現代戲劇的元素融入歌仔戲,這次的《安平追想曲》因為題材、背景是在現代,我也在思考歌仔戲在現在的時空下可以做什麼樣子?要怎麼做可以和台語音樂劇有所區別?」

◎永恆傳唱的純情戀曲,伶人往事戲說百年歌仔

流行歌謠〈安平追想曲〉是由許石作曲、陳達儒填詞,於一九五○年左右創作,一九五一年發表之後,至今傳唱不絕。儘管填詞者陳達儒表示歌詞中的故事乃是虛構,但是百年來在台灣社會發展以及與國際接觸的過程中,異國的戀情、漂泊的想像都是扣人心弦的創作母題,〈安平追想曲〉這一首流行歌謠始終帶給我們無限的想像。《安平追想曲》用平易近人的台語流行歌曲作為整齣戲的基本出發與架構,在舊有的元素中重新包裝,無論是在題材、音樂,或是多媒體、影像與戲劇的結合,都是一大挑戰。

《安平追想曲》以戲中戲的手法巧妙編織,戲裡戲外呈現三個層次,一是以〈安平追想曲〉流行歌謠中所刻畫的兩代愛情故事為主軸,寫異國戀曲的淒美與波折,也寫愛情中貧富差距的無奈。二是以虛擬的「阿祿仙」為戲班人物主軸,三段折仔戲,勾勒出台灣歌仔戲百年發展的脈絡,而在台下觀賞以歌仔新調為全新嘗試的觀眾,同時也為戲裡戲外歌仔戲的沿革做了相互呼應的連結。三是以海港、海洋與漂泊母題的意象對應「台灣」這個島嶼百年來的歷史光譜,尋找台灣獨特的「永恆的混亂,混亂的永恆」之特質,而能夠在變與不變之間生生不息。

◎流行歌謠變身歌仔新調,為歌仔戲注入現代新生命

王友輝強調,歌仔戲本來就是很「活」的,很跨界的一種藝術,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活」轉而成為精緻化。所謂的「歌仔新調」是以現代思維的題材,保留歌仔戲原本生猛有力的表演方式,再加上現代劇場純熟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全劇音樂的創作,既要有傳統歌仔戲的元素,又要讓戲迷有全新的聽覺感受。編腔作曲周以謙表示,全劇將以〈安平追想曲〉旋律為基礎,並用「主題引導動機」之手法,依劇情之需求發展出多樣並統一的情境音樂;另一方面,歌舞音樂也將是寫作的重點之一。唱腔方面,以本土歌劇風格寫作一系列大段詠嘆調,並間以當時歌仔戲唱腔為素材,發展出既有本土傳統風味又具新意的唱腔。

◎從野台到劇院,一份承諾,一個夢想的實現

王友輝指出,和秀琴歌仔戲的合作,其實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簡單明瞭的目標:「我們要到國家劇院演出。」八年前,王友輝和秀琴第一次見面,聊到關於劇團未來夢想?她說,如果能去國家劇院演出那就太好了。「就是這一句話,,也因為這個承諾,這九年來我們都一步步的邁向這個夢想,希望這樣努力的合作,每年推出更好看更動人的作品,可以讓他們站在國家劇院的舞台上演出,那是一份肯定,以及我與秀琴劇團之間友誼的承諾。」

「現代劇場給我的養分和歌仔戲給我的新的刺激,讓我可以在兩邊游走,不會太過前衛,也不會在刻板,最重要的就是要做一齣好看、動聽的戲。」以國家劇院規格製作的大戲《安平追想曲》,將在今年12月24日至25日聖誕夜在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首演,除了回饋台南在地鄉親長期以來對秀琴歌劇團的支持外,也透過歷史情境與地理空間的設定,創造台南安平港歷史光譜的舞台意象及台南古都的城市符號,打造一齣真正屬於台南在地文化的現代歌仔戲。


2011年
12月24日(六)7:30pm
12月25日(日)2:30pm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票價:8800/2500/2000/1000/800/600/400
購票:兩廳院售票系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