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超視界
TEAMLAB "LIVE!" -Ultra Subjective Space
活著‧超主觀空間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於2001年成立Kaikai Kiki藝術公司,怪怪奇奇(Kaikai Kiki)
語源引用自狩野永納所著,名為『本朝畫史』的批評書中。意義為「奇怪,但卻富有魅力」,這個名詞原為形容16世紀的畫家狩野永納的作品,與可愛的角色,同時也與公司的吉祥物同名。除了藝術家經紀(旗下藝術家有村上隆、高野綾、青島千穗、Mr.、坂知夏、佐藤玲、小出茜等),也策劃執行每年兩次的GEISAI藝術活動,以及設計生產藝術延伸的商品與動畫作品等等。Kaikai kiki 公司位於東京元麻布,辦公室、行銷部門、動畫製作等分布於二、三樓,包含工讀生,目前約有近百位工作人員,是村上隆Kaikai Kiki 多元化藝術事業的總部。
Kaikai Kiki Gallery於2008年3月正式開幕,位置就在Kaikai Kiki 同棟建築的地下一樓。除了村上隆及旗下藝術家,畫廊也策劃來自全球各地藝術家的展覽,如Mark Grotjahn、Matthew Monahan、Seonna Hong、Friedrich Kunath。
Kaikai Kiki Gallery Taipei
Kaikai Kiki Gallery Taipei於2010年6月底開幕,是由Kaikai Kiki所製作, 是2008年3月在東京開幕的Kaikai Kiki Gallery的相關藝廊。它是繼Kaikai Kiki Gallery、Kaikai Kiki Gallery Nakano、Hidari Zingaro之後的第4個藝廊,也是第一個進駐國外的Kaikai Kiki藝廊。展出的作品除了Kaikai Kiki Artists,也擴展至其他領域創作者的作品。於4月初將展出 TEAMLAB 作品,為畫廊的第八檔展覽。
◎TEAMLAB
2001年3月由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在學生創立TEAMLAB股份有限公司。成員包括程式設計師、機器人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視覺設計師、CG動畫師等,儼然一個「超級科技集團」。參與過許多大型企劃,作品曾在羅浮宮展出,以及APEC JAPAN 2010,參加過米蘭家具展等,近期展覽計畫則是二月參與第14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 從研發網路工程到機器人設計,從錄像裝置到空間設計,TEAMLAB在科學、科技、設計及藝術等曖昧不清的界線上,以「實驗‧革新」為主題,進行各種商業設計與藝術創作。
2008年於上海成立分公司,東京與上海兩地,工作人員共有約300人。
村上隆透過朋友引薦,注意到他們的作品極為讚賞,邀請他們至Kaikai Kiki台北畫廊展出。
【TEAMLAB "LIVE"-Ultra Subjective Space 活著‧超主觀空間】
◎來自TEAMLAB社長 猪子壽之-
您好,我是TEAMLAB的猪子。
自2011年4月9日(六)至5月8日(日),TEAMLAB將於Kaikai Kiki Gallery Taipei舉辦藝術展覽-TEAMLAB「活著」展(英文為TEAMLAB"LIVE!")。
在說明展覽概要之前,請容我闡述下面這一段話。
這個企劃的緣由,起自於去年受到村上隆先生的開口邀請。
那時想說即使要減少過去作品的展出,也要為了本次的展覽創作新作品,
便請書法家的紫舟小姐為我們寫下「生」一字,並以此為主題創作了兩件作品。
展覽結構看起來似乎是針對大地震的安排,
但其實是在地震之前就決定好的。
但在地震之後,我們重新檢視了展覽結構,
卻發現這一切好似連結在一起。
如同感受到為何我們要創作主題為「生」的作品之理由。
本次展覽,於離日本似遠非遠、似近非近的台灣舉辦。
若台灣的朋友們能透過這次展覽感受到我們的思考,我們將會感到十分開心。
◎展覽概念-「活著」
大自然的賜與及威力,與文明的發展及破壞,彼此是有連續性地,緊密相接。 在那之中,並不存在著絕對性的惡意,卻也非全然美麗。人們已無明確解答,或許也無法好好整理自己的感情。然而,無論我們身處在何種狀況,都不要絕望,向前邁進。肯定我們所面臨的現今,為大家呈現TEAMLAB「活著」展。
◎作品概念-「超主觀空間」
日本的一切,皆為超主觀。對世界而言,或許這便是對未來的提示。
社會、文化、文字、語言。日本的一切,皆為超主觀。這在現代的次文化,如漫畫、動畫、電玩的故事文脈到視覺上都以特別強烈、濃密且簡單明瞭的手法表現出來。這些,都是從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人與今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時代開始,不知不覺傳承至今。
日本的藝術被稱為二次元的藝術,以十分概念式的手法表現空間。但是我們卻認為,在從前日本人的眼中,空間看起來就是水墨畫或大和繪般的形式。如同現代人看到以遠近法所呈現的繪畫或照片時,就能想像其空間一般,從前的日本人是否看到水墨畫或大合繪時就能想像空間呢?而不是覺得繪畫是很概念式的、或是很平面的。平面的日本藝術與使用遠近法的而較客觀的西方藝術,其空間根據不同的原理而存在著。其空間,我們就稱之為超主觀空間。
如果,在日本的平面繪畫中,空間因不同理論而存在的話,便有重現的可能性。為了重現日本先人們的空間認識概念,我們將立體構築在三次元空間上的世界影像化。藉此,觀賞者不再是客觀地看影像世界,而能體會到影像世界與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是曖昧且一體兩面的全新表現。因此我們認為,當影像重新構築空間時,或許就能超越名為空間的物理性制約,接觸到更身體性的體感。本次的展覽,便是對這疑問的嘗試。
過去,人們以較主觀的角度看待世界。但即使如此,客觀的世界,卻似乎將所有的主觀世界都隔絕在外。 然而,網路遍佈全球,人們彼此能夠直接聯繫,開始以自己的觀點向他人傳達訊息。因此,長久以來人們以客觀主義為基準來看待世界的方式,也開始窮途末路。這個世界,已然無法以客觀的方式一言蔽之。
今後,在這超資訊化的社會中,不論是表達方式、科學乃至社會秩序,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取代客觀世界觀的主觀世界觀?
從『對為了「世界正義」而開始的戰爭而感到違和』到『比起照片上的女性,開始覺得以動漫風格描繪的女孩子還比較可愛』,這每件事情,一定都相連在一起。
將主觀的世界視為可重現的世界,層層解析之後,或許就可以發現通往未來的提示。
圖檔由Kaikai Kiki提供
1.《生命是在黑暗中閃爍的光》TEAMLAB, 書法:紫舟, 2011, 影像立體作品, 3min 15sec
2.《百年海圖卷 動畫立體模型》TEAMLAB, 2009, 影像裝置作品, 10min 00sec
開幕:4/9 19:00
展期:4/10~5/8(11:00-20:00,週一休館)
地點:Kaikai Kiki Gallery Taipei(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2號1樓)
洽詢電話:02-2382-0328 ext.28(媒體聯絡人:曾慧娟 0931-214-177)
※為支援東日本大地震災後復興,此展將販賣作品明信片,收入將全額捐贈日本紅十字會。
◎相關作品
百年海圖卷( 此作品為在Kaikai Kiki 台北畫廊展出的五件作品之一)
2009年9月,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至本世紀末為止,地球海面最大將上升120公分」的預測。這次的預測的數值高達以往預測的兩倍。『百年海圖卷』這件影像作品的上映時間為100年。將一世紀後為目標,這件作品根據WWF的預測,以100年的實際時間持續撥放著緩緩上升的海面狀況。根據2009年的預測所完成的這段影像,從誕生的那一瞬間開始便構成與實際的海洋平行的世界。100年後,當我們看著『百年海圖卷』時,現實的海洋會是什麼樣子呢?是比我們想像中更淒慘的海洋,還是平穩的海洋呢?影像中的海,將一直上升,直到那一刻來臨。
這件作品將受到地球暖化而緩緩上升的海面狀況,用日本畫風呈現,並在現實的時間軸上描繪。透過在電腦上所創造出的假想3D空間,探索在日本古典繪畫中可一窺的先人空間認知,將全新的解釋影像化。在台北將展出兩個版本的作品,一為播放長度100年的作品,一為將其長度濃縮為10分鐘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