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px
seach....

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藝術: 「35視覺藝術家支持計畫」易雅居藝術獎得主出爐 青年藝術家饒加恩勝出

應瑋漢 華人世界時報 cwnkent88@gmail.com

「35視覺藝術家支持計畫」
易雅居藝術獎得主出爐  青年藝術家饒加恩勝出
沸騰一時的「35視覺藝術家支持計畫」(簡稱「35計畫」),在徵件訊息甫一釋出後,旋即於藝術圈成為廣泛討論的話題。「35計畫」為民間私人贊助者:易雅居進口傢俱總經理張增偉先生出資,委託「就在藝術空間」主辦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協辦,借助其專業能力與視野,籌劃此別於一般獎項的創作支持方案。透過縝密、公允的評審會議,僅有一名創作者可以榮獲「易雅居藝術獎」,接受張先生所提供的創作支持。此獎助計畫自2010年11月1日開始徵件,截至2011年1月31日之收件日最後一天,投件數量總計高達122件,熱烈迴響程度可見一斑。
與部分其他獎助不同的是,「易雅居藝術獎」並無要求任何諸如展出、收藏的要求等有形、無形之回饋,此外,獲獎藝術家尚可得到每月3.5萬,自2011年4月開始為期一年的分期贊助獎金。贊助者張先生表示,舉辦「35計畫」旨於激發更多私人企業或個人能大力慷慨解囊,贊助、支持更多青年藝術家與其創作環境。除了獎助內容吸引人外,主辦單位因應易投件者數量眾多,分為初、複兩階段評選,評審陣容部分,更是邀請了國際間來自各專業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參與;亦為此值得頌揚的美事增色許多。
為與部分學院傾向的獎項區隔,主辦單位精心調整、設計評審名單,使其囊括各種觀看藝術創作的視野,其中包括有國際策展人鄭慧華、金島隆弘,收藏家曾文泉、楊岸,知名藝術家莊普、陶亞倫,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客座副教授賴香伶,資深藝文媒體工作者張禮豪等專家學者。評審們不僅從學院論述價值的角度評選作品,亦自創作最終可能面對之關於市場的考驗,與學院之後的長久發展性等面向切入,期望提供較為全面的觀照與評價。經過首次初審熱烈的來回辯論後,終於在眾多令人難以割捨的佳作群中,於年初2月13日完成初選,薦選十位藝術家進入第二階段的複審;複審則在2月28日假就在藝術空間舉行,最終由饒加恩拔得頭籌。
饒加恩曾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後前往法國高等美院進修,在取得高等造形藝術文憑後,進入倫敦歌德史密斯大學取得創作碩士學位。海外求學過程所經歷的國際歷練,皆成為其日後創作的養分,且因此培養了高度的文化敏感度。返國後,饒加恩觀察到潛藏於台灣社會中的民族文化差異,與當代藝術圈之論述政治等較為深刻的議題,以影像記錄等方式進行創作;去年更是受邀入展2010台北雙年展,無疑是藝術圈頗為亮眼的新星之一。明年11月饒加恩將在「就在藝術空間」舉辦個展,展出一年來的創作成果。
在幕後默默支持的贊助者張先生,在此評選過程中完全尊重評審及執行團隊的意見,他謙虛地表示自己是門外漢,全權交給專業團隊負責;經過公平公正的評選後,張先生更有自信於台灣的藝術家,希望這樣日後有更多的藝術家,有機會透過更多諸如此類之平台,可以獲得協助與支持,且將台灣當代藝術推展出去。其僅求拋磚引玉,激發更多企業個人投身支持台灣藝文環境,共同營造生機勃發且永續發展的創作環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