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3.0》 由大塊文化及華文天下 「夢想實現計畫」 前三名得獎者公布 應瑋漢 cwnkent88@gmail.com 一本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想,更可以創造夢想。《經典3.0》由大塊文化及華文天下共同主辦,並與無名小站、網易、盛大文學、新京報、東方衛視、南方週末報、新浪網、搜狐等重要媒體共同協辦「夢想實現計畫」,在所有華人世界網友們的熱情報名與迴響中,主辦單位總共收到兩千七百三十件夢想實現企畫案。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表示:對今天華文世界的人來說,夢想很容易就成為越來越虛無飄渺的一件事。這一方面因為長期的應試教育限制了大家的夢想;另一方面也因為商業社會的激烈競生存壓力,限制了大家想要探索夢想的可能。像去年大陸有本雜誌《新周刊》做過一個報導,很深刻地探討了大陸出現一代「三無」(無夢、無痛、無趣)的「橡皮人」,而這些「橡皮人」一有夢想,則是「暴富夢、明星夢、權力夢」。 郝明義說,「夢想實現計畫」想要和大家分享的觀念是:夢想應該是多樣的,應該是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每個人在自己現實生活的侷限中,都有機會為自己打開一扇他重新想像未來,並且實現那個未來的夢想。而掌握這個機會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並且透過一些經典的閱讀。因為「每一部經典,都是作者夢想之作的實現;每一部經典,都可以召喚起讀者內心的另一個夢想」。 因此他很高興看到這次海峽兩岸有這麼多人,提出他們經由閱讀一部經典而興起的夢想,來參加這個活動。 在初選的第一階段──有三萬八千餘名網友進行海選,並予以評定順序,最後選出一百名領先者,然後加上主辦單位選出的十名遺珠,共一百一十名參賽者,進入第二階段的複選。 在複選階段,經歷一段網路投票的篩選後,囊括懷蘇齋等海峽兩岸十名菁英脫穎而出,得以參與最後的決選。這十名分別是: 懷蘇齋讀了《莊子》,《莊子》的哲學觀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莊子透過說故事、寓言而對後世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激發了他想要寫一部貼近當代青年的小說,並且在裡面滲透進一些適合青年人的古代文學作品,以此説明他們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部分,而從完成一個導讀的工作。(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175) 李世芳讀了《什麼是幸福 戰爭與和平》,這本書讓她重新思考幸福到底是什麼,而挖掘出自己一直埋藏在心中的那份渴望──一個與大自然合諧共處的農村生活。因此她要加入WWOOF志工進入世界有機農場推廣有機,從WWOO旅行回來後,運用在旅途中所學技術在台灣打拼,騎單車前往台灣各地有機農場工作,並以繪本或紀錄片方式呈現台灣在地有機故事,推廣有機農耕讓台灣人能更加瞭解、珍惜台灣。(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30) 李雙秀是一個長期從事美術教學的老師,偶爾喜歡創作有趣的木工小作品,來協助她的教學。她讀了《木偶奇遇記》而想自己創作小木偶來演戲,用木偶戲的小戲台與孩子對話,藉由故事的分享傳達木偶奇遇記裡真正想帶給孩子的愛的真諦。(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34) 徐寶在《沉思錄》中的一句話:「生命是短暫的,這一塵世的生命只有一個果實:一個虔誠的精神和友善的行為。」讓他決心在短暫的時間內,應該做一些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因為公司贊助組織去大涼山時,認識兩位清寒家庭的彝族少女,徐寶希望能幫助兩位少女能到大城市讀書學習,將來得以有更好的生活。(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670) 對很多人而言是一張不起眼的元素週期表,卻啟蒙了陳君瑜的科學之路的經典。從學生時期每次上課都藉此,去瞭解每個元素背後的偉大故事,每個元素都能讓人類的文明更進一步,希望大家能從小接觸科學,不要害怕讀化學,其實化學就在你我週遭不斷發生。因此,她希望能去推展科學普及化教育,讓許多人從小就喜歡上科學。(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1328) 黃國彥因為讀了《希臘羅馬神話》,如同酒神以葡萄酒教化撫慰人心,而決心以台灣葡萄釀造出世界級的葡萄酒,並將此次的釀酒過程紀錄及部落格文章集結後出書。(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1) 身為金工藝術工作者的廖幸玲,事隔十多年,再度拾起《紅樓夢》,思索著如此一部經典大作,在台灣有多少人曾經,正在或想讀《紅樓夢》,但因語法型式不同,有多少人沒興趣探索曹雪芹筆下世界。因此,她的夢想計劃為向澳洲金工大師學藝,繼以結合東方經典及西方文創元素,將《紅樓夢》精神以當代角度呈現。(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768) 潘如玲為高中教師,她讀了《六祖壇經》,夢想就是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安安靜靜的教育力量」。讓台灣安安靜靜的教育力量被看見,讓曾經低迷的師者們看見自己真實握有的力量,那是真的可以和孩子創造班級奇蹟的力量,是能幫助有意願學習的孩子,不只遠離霸淩,而是有機會得到一處清淨安適的學習場。(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026) 蘇達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裡看見了屬於人性裡最迷人的聲音。由於自己本身是屬於原住民裡的鄒族,於是,便激發了他想要將《仲夏夜之夢》改編成原住民族的戲劇文本的夢想。將劇中的人物轉化為阿里山上各個族人的輪廓,將森林的場景直接搬移到阿里山部落裡的檜木與杉木之間,以環境劇場的舞臺劇形式,將西方經典與臺灣原住民文化做一精彩過癮的結合,並淋漓盡致地在雲木參天的阿里山高海拔地區,演出屬於原住民本身,標誌著鄒族旗幟的文學劇場。(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2648) 塔羅牌占卜師閔星樓讀了《愛麗絲夢遊仙境》,被作者筆下的愛麗絲心地善良並且樂於助人而感動。以及那條抽著大煙的毛毛蟲,更像是愛麗絲人生中的方向和導師。塔羅牌占卜,透過幾張牌顯示的畫面,讓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有一個短時間的相聚,並且深入他們對人生的理解,這點類似於那條抽大煙的毛毛蟲,它的靈感來自於煙圈,而占卜師的靈感來自於幾張紙牌。於是她有了這樣一個夢想,希望能擁有一家塔羅牌占卜館,可以給現代人提供更多的減壓途徑。(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188) 元素週期表對很多人而言,它是一張不起眼的表,對陳君瑜而言, 它卻是啟蒙科學之路的經典,它涵有宇宙萬物,是生命的基本組成。她將準備設計元素週期表的磁鐵,將藝術融合在科學之中,設計週期表磁鐵,每週到山區偏遠小學或育幼院向國小小朋友講解週期表的故事,讓大家更了解每一個元素,同時也更了解這個世界。(http://classicsnow.net/plan/content.php?id=1328) 二○一一年一月間,進入第三階段的決選,主辦單位另外邀請了七位評審參與評分,讓這場盛宴更具吸引力。分別是: 台灣知名音樂詞曲工作者方文山,金曲獎最佳作詞人。華文流行音樂的風潮推動人。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等國際暢銷書作者。目前擔任幾家公益基金會的董事。 安郁茜,曾任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並執行改制建築設計學系計劃,協助台灣第一所強調人文藝術教育的建築設計學系在實踐大學成立。 陳丹青,中國知名畫家,藝術評論家。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景物系列。在大陸文化與藝術領域,影響巨大。 梁文道,全方位的文化人。同時,也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活動,與香港文化人合辦香港創意文化陣地「牛棚書院」,並任院長一職。 幾米,台灣繪本作家,作品風靡兩岸三地,美、法、德、希臘、韓、日、泰等國皆有譯本。學界和媒體多次以「幾米現象」為主題分析評論。 劉索拉,音樂家、小說家、表演藝術家。在紐約成立自己的音樂製作公司,致力於使中國傳統音樂以一種新形象進入世界音樂界。 七名評審分別以其專業素養來為進入首屆「夢想實現計畫」最後決選階段的十名參賽者的企畫案項目,分別是一、你是因為讀了哪一本書,有了什麼樣的感動(佔提案審查分數百分之十)。二、因此激發了什麼樣的夢想(想瞭解你的夢想的新奇度)(佔提案審查分數百分之三十)。三、你準備如何進行,花多少時間實現(想知道你的計劃的實際可行性)(佔提案審查分數百分之四十)。四、為了實現你的夢想,請說明你的預算(佔提案審查分數百分之二十),評其成績,定其順序,此部份佔百分之八十,並網友票選的百分之二十,是其總得分。在一番激烈的評比之下,首屆「夢想實現計畫」獎金得主終於誕生。(評分內容請詳見附件。) 在一番激烈的評比之下,「夢想實現計畫」前三名得獎者終於誕生,如下: 首獎:李世芳,得美金一萬元整。 還在就讀雲林科技大學的李世芳,面對現今的社會就業市場的現狀,藉由參加此一計畫,進而思考未來努力的方向。在閱讀了《什麼是幸福 戰爭與和平》之後,計畫「前往歐洲國家實際參與有機農場工作,在不同的有機農場中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同生活,初步體驗有機技術與了解其困難處,並感受保護土地、愛地球和永續生態發展的精神。」她希望能從有機農場的學習與耕耘中,找到台灣鄉村的新出路。「我要回我老家台南發展有機柳丁農場,讓人們再度回家。我要回家打造無汙染與大自然共生存的有機農村,讓村裡的人們重新找回簡單生活的幸福;讓忙碌生活工作的人們有喘口氣休息放鬆的地方,讓孩童有能夠親近大自然學習愛護自然環境的成長空間。」 二獎:李雙秀,得美金六千元整。 創作是另一種生命力量的給與。藉由創作,為不起眼的木塊注入新的生命力。透過溫馨的行動小戲台車與孩子對話,藉由故事的分享傳達《木偶奇遇記》裡真正想帶給孩子的愛的真諦。現在任職於美術教室的李雙秀老師希望能經過此計畫,讓偏遠地方的小朋友也能感受童話故事的吸引力,同時也在其中發現生命的種種美好。「當孩子完成小木偶後,可以共同分享與表演,藉由表演的形式,試著詮釋故事或是自由發展自己想藉由小木偶展演的故事等。就像夢想者ㄧ樣,藉由創作木偶、表演故事、分享過程等,讓自己融入故事之中,再創造另一個故事,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 三獎:蘇達,得美金三千元整。 將劇中的人物轉化為阿里山上各個族人的輪廓,將森林的場景直接搬移到阿里山部落裡的檜木與杉木之間,以環境劇場的舞臺劇形式,將西方經典與臺灣原住民文化做一精彩過癮的結合,並淋漓盡致地在雲木參天的阿里山高海拔地區,演出屬於原住民本身,標誌著鄒族旗幟的文學劇場。蘇達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裡看見了屬於人性裡最迷人的聲音。由於自己本身是屬於原住民裡的鄒族,於是,便激發了他想要將利用原住民的文化元素,以歌謠,佐舞蹈,融入在屬於臺灣新文化的新《仲夏夜之夢》。 我們希望能藉由「夢想實現計畫」的獎金,來協助更多人來實現自我的夢想,打造不一樣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