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nkent88@gmail.com
到台文館看「三毛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特展」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還記得這首嘹亮清遠的《橄欖樹》嗎?還記得那位充滿浪漫神秘色彩的作家嗎?為紀念這位一代傳奇作家,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文學館與皇冠文化共同策辦「夢中的橄欖樹─三毛(1943-1991)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特展」,讓民眾可以藉由珍藏的手稿與文物,重新認識三毛、回味三毛。展覽於 3月17日至 5月29日 在台文館展示室C展出,機會難得,歡迎民眾前來感受三毛的魅力。
「夢中的橄欖樹─三毛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特展」於今(17)日開幕,三毛的大姐陳田心、小弟陳傑及其夫人陳素珍、皇冠文化總編輯盧春旭與行政院研考會政府出版品管理處專員林康民等皆親自與會。
國立台灣文學館李瑞騰館長致詞時表示,此次有機緣展出三毛的文學文物,讓他想到過去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由於與三毛相差9歲,加上一位讀哲學、一位學中文,雖然沒有機會成為同學,卻常可以在校園內聽見與三毛相關的故事。幾年後,當兩人有機會在同一所大學任教,李館長因正值打拚事業時期,儘管同為文學院老師還是難以見到面。直至有回當他發現課堂上學生翹課的人數激增,才真正強烈感受到三毛演講的魅力,他開玩笑地說,連自認課講得不錯的他都自嘆弗如。
應邀出席的三毛小弟陳傑則感謝台文館為逝世多年的作家辦展,這讓家屬感到很尊榮。他回想過去在家裡面都是以「妹妹」、「小姐姐」稱呼她,幾年後,她決定與先生荷西一同至物資極為貧乏的撒哈拉沙漠生活,在常為以專業潛水夫為業的另一半擔心受怕的心情下,只能將自己的心靈寄託在寫作上。
當年三毛單純由內在興趣轉而為文字的發表,很幸運地得到聯合報副刊主任平鑫濤的賞識,自此之後她的稿約就源源不絕,在不斷將稿件寄回台灣的過程中,也稍稍成就了名聲。她曾說,「自己不是作家,而是一位說故事的人。」陳傑認為,三毛的文學不是最精采的,她的演講更活靈活現,還分享有次父親要去高雄文化中心聽三毛演講,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不得其門而入的經驗,充分展現三毛演講魅力的確無法檔。
三毛給人的直接印象是異國風情與旅行書寫,她為何選擇不斷他鄉遠行?在異鄉的國度、在荒蕪的沙漠中開出文學的花朵,都是吸引大眾想去認識她、探究她的課題。本展以帶領觀眾「認識三毛」出發,三毛極具特色的人生歷程,與其對創作的影響,透過其人其事的認識,經由閱聽方式,以年表、親友眼中的三毛帶入,再由三毛4個創作時期:少女、沙漠、愛情、與多元創作時期,與她的文學進行連結,並透過她的珍藏故事閱讀、旅行點滴品嘗,一起回到她的「三毛之家」,進而同遊文學創作世界。
為紀念三毛逝世20週年,本館獨家展出珍藏的文物、資料。其中,本館珍藏手稿譬如《我的寶貝》一書將展出數篇,三毛流浪文學的幾篇代表作品將展出:〈大蜥蜴之夜──墨西哥紀行之一〉、〈美妮表妹──巴拿馬紀行〉、〈但有舊歡新怨──金陵記〉等數篇。除此之外,還將《我的寶貝》書中文物一一呈現於觀眾眼前,幾件首次展出的珍貴文物,包括:首回一次展出3個象徵其與荷西婚姻美滿的「幸福的領地」瓷盤,還有幼稚園的成績單、聘書、墨寶、眉批過的書籍等,及本館及家屬珍藏未公開的三毛各時期照片。
本展另一項特色為,本館首創將三毛相關的學術資源整合呈獻給觀眾,包括:彙集三毛「作品、評論資料目錄」的參考資料手冊,將相關研究資料匯集成冊,於展場供民眾索取,並可攜至圖書室與兒童文學書房,在此有針對不同觀眾群的主題書展可進行延伸閱讀。希望可以透過展覽與學術的連結,將作家的文學研究領域,透過目錄的索引更加普及化。
台文館配合展覽還規劃了三場講座,分別於 4月24日(六)14:00~16:00邀請眭澔平在台文館的國際會議廳,分享「翻開《三毛最後一封信》,體驗幸福感動的滋味」; 4月30日(六)14:00~16:00由陳憲仁導讀《撒哈拉歲月》-遇見三毛; 5月28日14:00~16:00邀請作家鍾文音以「和三毛的人生故事 一起流浪」為題,與民眾一起分享三毛的生命情調與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