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人力銀行: 確立目標、及早計畫、立即行動構成30而立三部曲
七年級是否有「30而立」的自信呢?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調查發現超過3成(34.7%)的七年級生認為自己不可能在30歲前達成自己的「而立」目標,而平均距離目標僅達成了36%,認為最大的障礙就是過低的起薪和過高的物價與房價。104人力銀行品牌公關專案經理周宜樺鼓勵20世代的七年級生,透過確立目標、及早計畫、立即行動的三步驟,用堅持與創意打敗外部與內部等阻力,讓自己晉升30而立一族。
對於七年級生「30而立」的定義到底是什麼?104人力銀行針對七年級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超過7成(74.6%)的七年級生對30而立的定義為「經濟獨立,不用向家裡拿錢」,其次為「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65.3%)」、「立定人生志向,決定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48.6%)」、「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就是100萬元(44.1%)」、以及「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35.3%)」,可見多數七年級生還是以財富與工作作為主要奮鬥目標。
被問到是否有自信自己的目標能在30歲前達成,除7.9%的七年級生表示已經達成目標能夠而立,31.6%的七年級生認為自己不太可能達成,3.1%認為完全不可能,41.1%認為自己應該可以30而立,僅有16%非常有自信。整體而言,認為自己「不太可能」和「完全不可能」達成而立目標的七年級生共占了3成5,其中甚至有15.8%感嘆「一輩子都不能達成了」。
到底有哪些因素阻礙七年級生30而立呢?調查發現,阻撓七年級「而立」的外部因素在於「起薪普遍太低(61.2%)」、「薪水永遠追不上物價,存不到錢(58.1%)」、「房價太高,根本買不起(42.1%)」、與「滿意的工作難找(26.8%)」;而內部因素則在於七年級生「希望能有生活與工作的平衡(53.3%)」、「想要買的東西很多,存不住錢(41.1%)」、以及「還想嘗試其他工作機會,定不下來(28.8%)」。
調查中,七年級生表示目前自己所定義的「而立」目標達成率僅有36.6%,進一步分析七年級生所定義的前五大目標,結果發現目前超過7成(72.2%)已達成「經濟獨立,不用向家裡拿錢」的目標、53.8%已經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45.5%達成決定職涯發展方向的目標,而僅有14.1%的人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元)、11.6%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顯示財富的累積對七年級而言是最難達成的目標。
七年級生是否都希望朝30而立的目標邁進呢?調查顯示有8成2(82.4%)的答案是肯定的,期待以「善用投資工具理財(51%)」、「省吃儉用多存錢(48.2%)」、「努力工作,累積自己的職場實力(45.3%)」、「進修,學習第二專長(30.4%)」、「伺機轉職,換得更好的工作(17.3%)」等努力讓自己30而立,顯示七年級除了期待利用開源節流累積財富外,也希望透過累積職場實力而獲得發展的機會。周宜樺進一步指出調查中有28.8%的七年級生與46.4%的管理階層一致認為七年級的升遷發展的機會較三四五六年級的前輩們少,因此建議七年級生及早確認希望在30歲前達成的目標,並及早計劃與行動,用堅持和創意走出自己的路。
七年級生周定威進入永慶房屋短短二年,從經紀人成為房仲業一級戰區的店長,曾經思索該如何快速累積財富的他目前年薪已破300萬,也買下自己生平第一間房子,正朝向五子登科的目標邁進。他認為對七年級生而言,鎖定目標並慎選能協助自己達成目標的公司非常重要,坦言前輩們無私傳授專業知識與團隊分享的聯賣制度,讓他克服剛起步的挫折與壓力。他相信「只要比別人多堅持一秒鐘,一定會成功」。
74年次的環保文具達人趙昱丞在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創業,專門研發與創新小型環保事務商品,24歲時已是四間公司的老闆,為掌握營運公司的財務知識,他更在半年內考齊十六張財經領域證照。趙昱丞認為30而立的定義並非可用財富與職位來衡量,而是應該在30歲前決定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趙昱丞表示,大多數人步入而立之年但仍不認識自己,或是遇到困難就退縮,實在可惜。他鼓勵七年級生及早確定職涯方向並堅持下去,認為成就是靠著「堅強無比的韌性」得來,並且以無所畏懼的態度勇敢迎向挑戰。
104人力銀行於2010/11/05至2010/11/12針對台灣地區七年級求職會員,進行【30立不立】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為1,122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為正負2.9%;於2010/11/06至2010/11/12針對104企業會員與用人主管進行【七年級工作表現】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為500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為正負4.4%